第44章 还兔子的小孩儿(第2/3页)

看见小儿子紧紧挨着小儿媳安安静静坐在堂屋一角,又得知李医生已经进大儿媳那边的屋子了,秋老太想起来两人还没吃饭,赶紧穿上棉衣挽着头发,声音沙哑却满怀感激地问青梅:“青梅,你们回来啦?娘去给你们赶面条成不?厨房里还有给大妞熬的鸡汤。”

鸡是秋老太专门为大儿媳养的,就两只,初夏刘大妞刚怀上的时候就养上了。

平时也没有粮食喂,只能让孩子们挖点蚯蚓什么的,喂了这几个月,两只鸡还是瘦得浑身没几两肉。

今天下午就杀了一只炖上,断断续续都有给刘大妞喂,要不然人折腾到没力气了,那就完了。

屋里现在这么乱,青梅再好吃也不至于到这种程度,只是站起来朝秋老太摇摇头,说:“不用了,我现在要回去休息,如果有什么事,再让人来跟我说。”

这话完全是出于对一位挣扎在生死线上的孕妇的帮助,有什么事可以去叫她,但能不能帮,帮不帮,却是青梅到时候再考虑决定的事。

虽然中午的时候她二话不说就答应去请医生,可不代表青梅就要全心全意帮助谁同情谁。十一点多,对于习惯了天黑就睡觉的人来说,绝对已经不早了。

秋老太性子并不强势,甚至很软弱,看青梅说得果断,也只能呐呐然不知道说什么,下意识拿眼神去看小儿子。

拿不定主意的时候,看儿子的意思,这也是秋老太的一个习惯,哪怕她现在看的是一点出息都没有的小儿子。

赵三明都要打瞌睡了,看青梅要走,连忙自己也站起来。

揉了揉眼睛,注意到老娘求救的眼神,赵三明也没太在意,摆摆手含糊说到:“行了娘,你好好照顾小鱼小米,一会儿大嫂那里好了还有得忙,我回去给青梅煮完揪片汤就成了。”

说完,赵三明摸着自己的肚皮,往青梅身侧撞了一下,带着点委屈地说:“青梅,我都要饿死了,回去咱们做顿饭吃吧?”

虽然也困,可怎么说也是填饱肚子更重要吧?赵三明就怕青梅回去后不准备吃饭,直接睡觉。

要是那样的话,他是会中途饿醒的。

吃过了一段时间的饱饭,青梅也受不了挨饿,于是“嗯”了一声,顿了顿,接着道:“拿只腊兔蒸一下吧。”

饿过头了,又吃了一肚子冷风寒雪,想吃肉了。

还有两只新鲜兔子剥了皮挂在外面冻着,新鲜肉自然更好吃更解馋,可这会儿时间太晚了,青梅想尽快吃到肉。

要是可以的话,她其实更想吃火锅,可惜家里调味料严重缺失,对着赵三明用拳头打也打不出火锅来。

两人一边说着话一边往外走,其他人注意力都到了里屋,一时倒也没人察觉到。

只秋老太茫然地追了两步,站在堂屋门口目送两人离开,心里充满了自我怀疑。

秋老太想,难道是她老眼昏花之后耳朵也不好使了?为啥刚才她好像听见小儿子说要回家做饭?

应该是她听错了,大概三明说的是让青梅回家做饭。

这孩子,青梅今天受了这么大的累,还让人半夜硬撑着给他做饭,太不叫话了!

里屋忽然一阵哄闹,秋老太的注意力马上就被吸引了过去,连忙也挤到门口,跟许大河一起隔着门帘听里头的响动。

回家先戳盐吃了几个冷的蒸土豆垫肚子,赵三明像只勤劳的小蜜蜂,围着灶台一通忙碌,很快就整治出两盆面片儿一盆蒸腊兔。

人太饿了,闻见啥都香得很,吃食一上桌,最爱叨叨的赵三明都顾不得废话了,两个人埋头呼啦啦一顿猛吃。

吃到半饱的时候,赵三明忽然想起什么,哎呀一声,抬头看着青梅说:“糟了,咱们好像还没安顿赶车的李丰收!”

青梅随口“噢”了一声,头都没抬继续吃,反正这又不是她的事,她只负责把医生尽快带回来。

看青梅毫不在乎的样子,赵三明也觉得这不是啥大事,挠了挠冒出些稀罕的鼻子,嘿嘿一笑,埋头继续往嘴里扒拉面片儿,时不时地还伸筷子夹块肉塞进嘴里。

还真别说,这腊兔啊,越嚼越香,连骨头都能一块儿给嚼碎了吞下去。

在寒风中还老老实实等着的李丰收打了个喷嚏,抬头望向还亮着灯的小坡上许大河家。

刚才赵三明两口子走的时候也没跟他说啥,那应该是上面这家人对他有别的安排吧?

这么晚了,要是能有碗热汤面吃就好了。

雪花又变大了,鹅毛般的大雪飘洒得越来越密,李丰收捂紧了自己的棉袄,双手往袖筒里使劲塞,试图多找到一点暖和。

青梅这边,两人吃完了饭,赵三明偷懒,想要明天再收拾碗筷,被灯火下的青梅抬眼沉默地看了一眼,打着哈欠伸着懒腰试图为自己偷懒行为找合理借口的赵三明吓得一个激灵,啥也不多说,麻溜地收拾起碗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