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第4/4页)

“小妹这字写得可真好,我五岁的时候都写不成这样。”魏鹏有些惊讶的道。

可见堂叔教导小妹是用了心的,才不过四岁的小姑娘,字写的当然称不上俊美了,可也有模有样,没缺胳膊少腿的,能完完整整的把‘福’字写下来,而且上下左右的结构上还都安排的比较合理。

这对于四岁的小孩来说,已经很厉害了,他五岁的时候还做不到这程度呢,一样都是三岁开蒙,这差距可真是不小,人家还是女孩呢。

“你们也都来写几个,待会儿让人贴在院子里。”魏时摸着小女儿的小辫子道。

养儿子跟养女儿还真是大不一样,同样都是他手把手教着学的写字,可这写出来的字体那感觉就是不同的,远哥儿小时候的字要更洒脱肆意,下笔之前不会想太多,也不怎么注意字的结构,通常都是一气呵成。

但是在小鱼这儿,每次下笔之前很明显是想过的,不急不躁,字体的结构也都是事先已经想好的,所以显得特别的工整、好看。

字如其人,在一个人的字上也可以看到他的性格。

魏鹏的字,很像堂兄,但是又显得要稍稍比堂兄圆润一些,放在为人处事上,魏鹏也确确实实是比堂兄要更为圆滑。

魏达的字,倒是有着几分凌厉感,看得出来是个骨子里就不会认输的一个人。

这一点应该是随了母亲,跟父亲没什么关系。

春联、福字,还有烟花爆竹,这应当是新年最具有存在感的物件了。

平江府今年特意请了人舞狮子、踩高跷,就沿着主街往前走,旁边有衙役负责治安。

在辞旧迎新的这一天里,这也算是官府对百姓的一份心意吧,一起热闹热闹。

在贴完春联之后,魏时就带着一家人出去了,右手抱着女儿,左手牵着夫人,后面还跟着小弟和侄子。

这样的场面在平江府并不少见,跟大靖朝的其他地方比起来,这里的民风确实是要更为开放一些,男男女女在街上牵手也不能算是特别稀罕的事儿,更何况这还带着孩子呢,又不是夫妻俩人单独出来。

如果是夫妻俩人单独出来手牵手在街上走的话,那可能会收到路人多一点的注目礼。

魏鹏和魏达也从一开始的不习惯,变成了现在的熟视无睹。

他们虽然不知道为何兄长/堂叔大力发展官学,也在多处建了书院,可见是遵从孔孟之礼的,但却不曾对这里的民风加以引导。

大街之上,男男女女,毫不避讳,即便是未出阁的女郎,脸上也没有蒙着纱巾的。

当然了,能够手牵手在街上走的男女,看上去都应当是成了婚的人,成了婚的夫妻还如此,真的太腻歪了,他们看着都觉得牙疼。

也不知道小鱼在平江府这样的环境下长大,之后回到京城可怎么办。

堂叔是不可能一直呆在平江府的,可能几年,也可能十几年,反正总有一日是会调回京城去的。

他们虽然没有去过京城,可也知道除了平江府之外,大靖朝的其他地方,风气是远没有这么开放的。

真还挺为小侄女儿/堂妹担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