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皇帝真的太难(第2/2页)

霍淩表现得太坦然,坦然的接受自己的不足,也完全不介意在文武百官面前暴露自己的不足。

面对这样一个同“喜怒不形于色”的太上皇霍检完全不一样的皇帝陛下,所有人都需要适应,觉得自己还需要缓缓的尚正青无言以对,他朝上首的霍淩恭敬的行了个礼,干脆利索地退回到自己该站的位子,将表演的场地再次让给了兴致勃勃的皇帝陛下霍淩。

意识到霍淩准备来真的,心下一慌的柳苑杰顾不上维持自己清高的姿态,连忙试图让霍淩收回成命,“陛下,臣……”

霍淩随意的将手肘搭在龙椅扶手上,单手撑脸的他就连声音都显得有些漫不经心,“哎呀,好像御马监还缺一个人。”

柳苑杰猛地闭嘴,各种各样的表情在他脸上变化,最后定格在了恭敬的情绪上,他“深感荣幸”的朝霍淩行了个礼,“谢陛下圣恩。”

轻易的搞定了以“嘴巴像抹了毒”出名的岳父柳苑杰,霍淩的困意逐渐消失,他期待的看向了剩下的大臣,“还有谁想启奏吗?”

一片沉默。

霍淩的目光扫到哪里,哪里站着的臣子就垂下了头,就连已经被扶着坐回椅子的李阁老都选择了沉默,不再多言。

坐上龙椅上朝的第一天,霍淩让群臣感受到了久违的“你永远不知道太子殿下……哦不,皇帝陛下能做到什么程度”是什么概念。

都没有让臣子对他这个画风不对的皇帝好好适应一下,初战告捷的霍淩直接进入了正题,“朕很穷,所以对江南的事,”霍淩着重强调了一遍自己很穷,才紧接着问道,“诸位大臣,你们怎么看?”

受过了教训,加上终于想起曾经的太子殿下霍淩是什么样的一个人,某些试图倚老卖老的人收起了自己的小心思,另外一些试图浑水摸鱼的更是选择了观望,唯有早就站在霍淩这边的臣子和确确实实的“保皇派”都不用霍淩继续暗示,便直接顺着他的心思说出自己的想法。

江南官场的事情,没有谁比亲自走了一遭的霍淩更清楚,身正心不虚的臣子自然是放心大胆的畅所欲言,一个说要严惩,另一个就表示不但要严惩还要昭告天下,让所有人都知道对大周不忠的下场;有小九九或者心思不纯的大臣则做不到前者的坦然,在表示陛下向来仁厚的同时,也没忘记隐晦的替某些人求一下情。

三言两语之间,意见不合的大臣们吵了起来。

一个表示“这样不行”,另一个就表示“这样可以”,甚至有的臣子只是单纯的为了反对对方而反对。

看着突然变得热闹的朝堂,霍淩忍不住弯了弯眼睛,“真有活力啊……”在被他怼得半死不活的情况下,这些人居然还能如此有战斗力,果然能够站上朝堂的人都不可小视。

视线扫过某个角落,看到他的岳父大人不但恢复了精神,甚至还有精力跟人“讲道理”,感到欣慰的霍淩决定再给对方换一个位子,毕竟一个猎场怎么够他岳父管?

至于柳苑杰职位低了会不会让皇后柳玥面上不好看,左右还有个承恩公的爵位在前面顶着,哪怕柳苑杰成了白身也毫不影响皇后柳玥的地位。

自认为体恤臣下的皇帝陛下很善解人意,总希望有用的人能够在需要自己的地方发光发热,自顾自决定的霍淩收回看向柳苑杰的视线,他随手将旁边放着的茶盏端起来,都没喝上一口就直接往群臣面前一砸。

杯盏碎裂的声音唤回了臣子的神,溅到身上的水渍带回了他们的理智,也让他们再次意识到——此刻坐在龙椅上的皇帝陛下和他们想象的完全不一样,不是那种喜怒不形于色的存在,而是哪怕将自己所有情绪都表露出来他们也猜不出对方心思的棘手人物。

迎着群臣望过来的视线,霍淩轻歪了下头,“吵完了?那就到我说了。”

“既然大家都那么有活力,赶得早不如赶得巧,我们就顺便把人叫上来,当堂审一下。”霍淩将轻歪的头正了回来,“三司何在。”

随着霍淩这番明明是疑问却用陈述语气的话落下,刑部、大理寺和御史台的相应长官同时出列,向坐在上首的霍淩行礼,“陛下,臣在。”

出列的这三人,皆是刚刚没有参与讨论的人,再看看双方这配合默契的表现,余下的人还有什么没反应过来?

皇帝陛下其实早就已经考虑清楚要怎么处理江南的事情,将这件事拿上来让他们议政,也许只是为了逗他们……不,或许是为了试探他们?

越想越深,越思索越觉得皇帝陛下霍淩深不可测,再想想霍淩今天从头到尾的表现,更多的人将自己自己原本的想法都藏了起来,恨不得从来没有过某些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