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第3/3页)

唐老就特别喜欢这个小院子,他老人家种了一辈子的地,造福了不知道多少人,到老了竟然连一小块地都没有,他指着三十多平米的小天井说:“中间搞个桌子喝喝茶,阳光好的地方弄一块小菜谱,只需要给我两三平米,我就能给你妈妈种出来长期够吃的蔬菜,在京市最不方便的就是买菜了……”

方惠茹忍不住吐槽:“你能不能别看到地就想种地,这一辈子的老毛病到现在还改不了……”

内心还有一点点小骄傲,这一代人对住房没有太高的要求,好多人现在还是三代人挤在一起住呢。

当然有条件谁不愿意住自己的大房子呢,但是你也要有这个条件才行,胡同里面的房子这几年并不是主流,大家伙都想去买楼房,但是商业楼盘一套房子也要四五万,单位分的房子也要两三万呐。

两三万也有很多人买不起呢!

现在京市的普遍工资在一两百上下,唐老跟方惠茹这样的教授级别的老干部工资加上各种补贴津贴有四百多,三万块钱就是唐老跟方惠茹四五年不吃不喝存的钱了。

对于一般的家庭来说,得要十几年不吃不喝才能存到!

所以别看现在的房子看着不贵,那也要一家人一辈子的积蓄才能够买得起。

对于陈小军跟肖敏来说买胡同里当然不是为了省钱,而是觉得这种老格局的房子住着舒服。

看到老人也开心,陈小军猜想着如果能回家说给老太太听听,准保也高兴,陈老太太可是个最讲面子的人,她老人家要是知道陈小军在京市也买了房子,没准会飘起来的。

唐老对装修房子没有什么经验,他老人家就是希望能在天井边上给他搞一个种菜的地方,虽然他跟方惠茹也不见得会来这里住,毕竟他在燕京大学还有房子呢,但是老人家对于种菜的爱好可不必任何一个老人家差,一想到要是把房子给弄好了以后就能种点小菜,老人家高兴的跟孩子一样。

一家五口开开心心的往回走,买了新房子的喜悦冲击着每个人的心灵。

当初方细妹到处去说方惠茹的闺女在外面过的如何如何的凄惨,其实方惠茹真的没有太过于在意这些,但是毕竟是当母亲的心,哪能不在意儿女过的好不好呢,特别是上次陈小军那样子跑回来,把老人家可是吓坏了。

从那一次以后,方惠茹就格外的想肖敏能够回来,到京市来生活,但是她又告诉自己这种想法仅仅只能想想而已,女儿嫁出去了就是陈家的人,他陈小军没说要来京市,肖敏是不好提的,更何况肖敏从小生活的地方其实是新安那个小地方啊。

但是让方惠茹比较意外的是,女婿这么早就在京市买了自己的房子,这说明陈小军是有心要在京市安家,而且有心在京市好好发展一番的。

孩子们的事情她也管不着,都退休了的人了,方惠茹就想安安心心的过几年舒服日子,陪伴陪伴外孙女小乖宝,她错过的实在是太多了,也不能指望能够在一天两天内补齐自己缺失掉的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