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一切都是烟云(第6/7页)

  时经纬在那头拿着电话,突然觉得内伤到的人原来是自己,沉默良久后他鼓起勇气问:“你周三……”

  “哦,对了,周三程松坡的画展开幕,你们是承办方吧……会不会特别忙?你说……”陆茗眉纠结不已,“你们男人是不是都特别喜欢看变形金刚啊?我们这边男同事今天抢票抢得差点都打起来了。”

  “被抢了?没关系,我找人再弄两张,这个年纪的男人基本都对变形金刚有一种狂热的怀旧,那可是童年成长不可磨灭的记忆。”

  “哦……可是程松坡……”陆茗眉迟疑不语,她拿不准程松坡会不会喜欢变形金刚,因为程松坡的童年,没有变形金刚。

  她高中时第一次约程松坡去看电影,是看当时席卷全球的《泰坦尼克号》。程松坡神色惊疑,她说是别人送父亲的票,多余出来的,不看白不看,程松坡仍踌躇不已,磨蹭很久才答应她。

  程松坡在电影开场没多久就拽着她从电影院落荒而逃。

  后来她才明白,程松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电视电影都有极大的恐惧感,他不明白为什么一个小盒子,或者一面墙,能装下那么多人、那么大的船,甚至还有树木、森林、海洋、冰山。

  陆茗眉在的学校里也有不少乡下的学生,然而即便是最最贫困的家庭里出来的孩子,也知道电视机是怎么一回事。程松坡在忽然之间,变得更像一个神秘的天外来客。

  那些和程松坡有关的记忆碎片,慢慢拼贴起来。

  然而这些年里,陆茗眉已习惯周末看看电影唱唱卡拉OK的休闲方式,她已经想不出其他的什么娱乐——呆在程松坡的画室里看他画画?她不敢,很多记忆,她不想重温。

  犹豫片刻后陆茗眉问:“时经纬,你会因为……会因为岁月的流逝,变得对爱畏首畏尾吗?”

  “拒绝回答这个问题。”

  “为什么?”

  “因为你问题里的男人显然另有其人,所以我的答案没有参考价值。”

  “你——”陆茗眉咬牙道,“帮个忙说两句好听的你会死啊?”

  “会。”

  陆茗眉爆了句粗口,恶狠狠地挂断电话,倒是那头的时经纬举着话筒,听着里面嘀嘀嘀的声音,耸耸肩道:“我都说我会了,结果回答的待遇比不回答更差。”

  周三程松坡的画展在美术馆如期开展,时经纬为他做的第一期专访已在《文化新经纬》上登出,反响颇不错。画展还未开放时已有人致电杂志社,询问程松坡画作的基准价,搞艺术等于搞穷这句话,在程松坡身上似乎并不适用。连成冰也打电话来找他要画展目录,说有兴趣买两幅以备新居装饰,不用想,这一定是陆茗眉推销的。

  在画展上遇到几位知名的文艺评论家,刚寒暄数句,便见展馆门口陆茗眉带着一位中年男人进来。时经纬心中暗暗摇头,朝她招招手,陆茗眉便笑着过来,说她的一位客户今天在咨询理财计划时提及有意做点文化投资。时经纬心知陆茗眉是帮程松坡吆喝不遗余力,便介绍那几位评论家给这位客户介绍程松坡画作的投资价值。

  程松坡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出口转内销的典型,在欧洲拿过几样大奖,又有西班牙建筑公司请他为新修的教堂设计圆顶殿。教堂竣工后,圆顶殿独特的圣母像又引起画坛的强烈关注。因为历来西方油画里的圣母玛利亚均以庄严圣洁闻名,即便拉斐尔后来为圣母像注以人间母性的色彩,其风格仍然以柔和恬静为主,但在程松坡笔下,圣母玛丽亚呈现出忧郁残酷的一面,圣婴耶稣更流离在外,仿若欲回母亲怀抱却得不到接受的孽子。

  西方文艺界似乎对程松坡的这一创新颇为欣赏,认为壁画在体现对西方古典油画深刻理解的同时,兼具当代现实而深沉的力量。适逢国内这几年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立刻有多家画商表示出为程松坡在国内策划画展的意向。前期宣传中程松坡提到为此次画展特意推出了几幅新作,并在正式展出前高度保密,更为此次画展增添几分神秘色彩。

  令时经纬驻足的正是新展出的画作之一:湄公河之春。

  湄公河是一条在小资文艺界颇有卖相的河流,这是时经纬给湄公河的定义。伴随着杜拉斯的《情人》,湄公河的唯美和沧桑传遍世界每一个角落,似乎一提到这条河,人们想起的便是那喧嚣的集市,越南的雨季,上世纪的爱情,欲望和纠葛……湄公河之春,湄公河的春天,那该是个多么引人遐想的美丽名字,然而程松坡的画笔下,却是尸积千里、血流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