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第2/2页)

午饭在王家吃的,晚饭则挪到了谢家。

谢庭宗回来之前,谢家现在其实只有谢知隶一个人了。

谢知隶妻子早逝,早年间被安了罪名□□下放时,膝下的一子一女也都明哲保身地跟他断绝了关系,儿子甚至还反水踩了他一脚,要不是革/委/会的人还多少顾忌着身在部队的王家,他当时估计都会被整死。

平反过后,被抄没的家产全都还了回来,被□□下放那几年的工资也尽皆补了回来,他每月能拿到手的工资本就不低,经年累月下来就更多了。

也许是为了这笔家产和补偿的工资,也许是怕别人说不孝顺,自打他回到京市开始,他那个儿子没少上门来求原谅。

可他硬是没让人进门,打出孙子的名号来求情也不管用。

他不是那种死记仇的人,但也不是记吃不记打的蠢货。

儿女当年在危难中弃他而去,他虽然难过,但也能理解,毕竟谁都怕革/委/会的那帮混不吝,也不是谁都能选择一家人风雨同舟。

但是,能理解不代表他就要原谅。

摸着良心说,刚被下放的时候,他不是没有怨恨过的。

在妻子早逝的情况下,他一个人拉拔两个孩子长大,也没有动过要再娶妻照顾自己和孩子的念头,就是怕孩子在后娘手下受委屈。

他一心为孩子考虑,可一腔父爱换来的却是两个孩子的狠心绝情。但凡他们俩这些年能偷偷摸摸给他寄点东西,哪怕是寄封信,他都能骗自己说孩子也是为了一家人考虑才被迫狠心的,但是,没有,连张小纸条都没有。

当初他被下放时,他们怕被连累,甚至还要踩上他一脚以示自己的清白,那么,现在他平反了,那些归还回来的家产,他们也一个子儿都别想沾边。

谢知隶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甚至跟王家那边也再三打了招呼,权当自己没有儿女子孙了,谢庭宗就是谢家唯一的后辈。

故而,林家人到谢家吃的这顿晚饭,是谢知隶厚着脸皮邀来了谢庭宗他外公来主厨的。

没办法,谢知隶自己虽然会做饭,但也仅限于下下面条热热馒头和把菜炒熟的水平,没办法的情况下糊弄糊弄自己还成,用自己那点手艺待客……他还是干不出来这种事的。

连他自己平时都是要么在学校食堂解决要么去谢庭宗外公那蹭饭的。

放假期间学校食堂供餐时间有限,在食堂请林家人吃饭也寒碜了点,于是,他就把主意打到了谢庭宗外公那边。

谢庭宗的外公姓叶,年纪比谢知隶还要小几岁,早些年在国营饭店当了好些年的主厨,结果被人举报了,好险没脱一层皮,后来人是平安无事了,但主厨的位置也没了,在一个朋友的安排下成了一个机关的大厨,一直安安稳稳干到现在。

叶外公早年还是个性子温和的人,后来中年丧妻丧女又经历了种种风波之后,性子越发冷硬了起来。

照谢庭宗的话说,以他后来的性子,国营饭店主厨的职位丢了也是好事,否则的话迟早把他自己给赔进去。

机关部门的食堂大厨是没有国营饭店主厨说起来体面,但胜在平时见的人少,权力小,也就意味着利益纠葛少,得罪人的机会少,安稳多了。

正是因为叶外公这边还算安稳,谢庭宗才能安心在第三小队暗中照顾谢知隶,否则,他只能像谢知隶刚下放时那样拜托爷爷当年的旧识暗中照顾叔爷、拿林家当做掩护给叔爷寄东西。

谢知隶和叶外公以前见面的机会并不多,真正熟识起来,还是谢知隶平反过后、谢庭宗还不能回城的这段时间。

也正是这段时间,谢知隶彻底赖上了叶外公。

照他的说法,就是两个孤寡老头子,在唯一的孙辈还没回来之前,只能相互依靠相互取暖了。

叶外公冷硬的外壳没能吓退胆子不大的谢知隶,于是,作为代价,这会儿叶外公只能捏着鼻子到谢家做起了专用厨师。

谢知隶之前就把家里的钥匙给叶外公了,叶外公今天中午做完食堂的饭,就请假出来了,早早就拿着自己备好的菜和肉到了谢家,开始做一些准备工作。

见人终于来了,叶外公略微缓和了一下自己脸上的神色,从厨房出来对林家人打了声招呼,便又闪身回了厨房。

见到这一幕以后,林家人才知道今天晚上的主厨是叶外公,不由得向谢知隶投去了异样的眼神:把隔了好几道的亲家弄来当厨子做饭招待客人,这得多厚脸皮才能干出这种事啊!

谢知隶却浑然未觉,还在那热情地招呼林家人坐下嗑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