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伴读12(第2/3页)

这个认知让沈离心如刀绞,待苏楣离去后,一下子便松了下来,面上的温和笑意瞬间不见,只怔怔地看着面前的书。

他成了这个少女的累赘。

他将她一手拖进了污泥里,将她原本干净纯白的身上染上了污秽,而现在他正拉扯着她往深渊里去。

但是即使是认识到这一点,他仍是不愿放手。

如此卑劣又自私。

沈离死死咬着唇,面色苍白,终是忍不住颤抖起来。

他还是想再亲近她,还想留在她身边,还想那个少女能对着他笑。

他身处地狱这么久了,还是第一次有人向他伸出手来,这少女一出现,那地狱里的黑暗便破开了一角,透露出一丝光明来。

他不想放那束光走。

即使这个举动让他自己都唾弃自己。

****

清晨起了很大的雾,整个小城都笼上了一层白纱,一辆青色朴素的马车在雾气中穿行。

马蹄踩过青砖,发出富有节奏的“嗒嗒”声,一个乌服黑冠,神色疏冷的青年在驾驭马车。

那青年虽然面容普通,但是身姿却意外的挺拔,气质也温润和雅,看着便让人觉得心里舒适。

一头黑发却用鲜亮的玫红色绸缎扎了起来,这样柔软又鲜嫩的颜色竟然意外地适合他,在这都是淡色的清晨里,格外地引人注目。

一只苍鹰在这辆马车上空盘旋良久,落下几片灰羽,随后长啼一声,便俯冲下去,穿云裂石而来。

那墨衣青年停了马车,抬起头来,面不改色地伸出手去接住那只鹰。

那鹰稳稳地停在他的手臂上,亲昵地用头蹭了蹭他的胳膊,随后伸出一只爪子来示意青年把绑在上面的信筒取下来。

青年取下那细细小筒,取出一张小纸条,一目十行地读完,随后半撩起车帘,低声向里面的人禀告道:“先生,江师兄说他们还需在郦城停留些许时日。”

因了他的动作,几丝白色的雾气涌进了马车里。

空气里几分凄寒,透着刺骨的冷。

半晌后,里面一个苍老但是中气十足的声音传出来,“那就随他们去,我们走我们的。”

“到时候一起在王城会合便是,还能因为他们阻了我的路不成。”

“说起来,我也很久没像现在这样,正经地去拜访一位故人了。”,语气沧桑里,满是怀念。

显然他口中那要去拜访的故人让他很是期待。

一身黑衣的青年歪了歪头,那玫红色的发带垂落到他肩头,神情中竟然露出几分独属于少年的天真稚气,“那苏家家主是您……”

老者不待他说完便开口。

“可道一句知己。”,知己一词不常用,一个人一辈子也遇不到一个堪称知己的人,常言道,知己难求。

昔日两人也曾朝夕相处,为这国家尽心竭力,可时光如白驹过隙,白云苍狗,转眼间便物是人非。

前尘往事尽付尘埃,恍如大梦一场,梦醒,人走茶凉。

如今有生之年还能再聚一次,倒也算是了却他一桩心事。

就是不知道那姓苏的老头现在是个什么想法,青岩先生想了一下,估摸着见面的时候那姓苏的八成不会给他好脸色,想着便笑了起来。

而后抬头冲那青年道,“那姓苏的老头虽然人不怎么样,无赖又混账,但是武艺不错,若有机会你定要向他讨教一番。”

“与那人切磋一次,够你受用良久的。”

说罢便放下了车帘,语气淡淡,“启程吧,莫耽误了时辰。”

他已经迫不及待想见见那许久不见的故人,一别十数年,竟是阴差阳错这么多年也没亲自见过一面。

****

傍晚下了雨,雨丝刚刚开始细如牛毛,落到人身上都不觉,只觉点点凉意,很快便渐渐下大了起来。

这个季节天气多变地很,很快就凉爽起来,空气中都带着丝丝凉气,大概是因着下雨,先生大发慈悲给了假,书院里人已经不多了。

苏楣双手托着下巴,看向窗外。

窗外一棵老树笼下一片绿意,累累的枝叶弯下,恰好有一支碰到窗檐上,叶被雨水冲刷得发亮,枝叶末端是刚刚生出的新芽,嫩绿的颜色,像是新生与希望。

远处就是天空,在屋檐跟绿意的掩映下露出灰暗的一角来,苏楣有些百无聊赖地盯着那枝叶末端的一点嫩青色发愣。

她在等沈离。

这雨来势匆匆,但是沈离下午这节课刚好是骑射课程,想必现在应该刚刚到了校场没多久,大概待会儿就会回来了。

毕竟下着雨呢,肯定不会继续课程的,苏楣本想去接一下沈离,但是又担心与他错过扑了个空,便干脆在课堂等着他。

反正校场那里伞也是常备着的,不会被淋着。

等沈离回来了,她就跟他一起回府去,玩儿五子棋,苏楣盘算着,哼起一只民谣小调来,舒缓的调子在空气里游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