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被牺牲的原配(19)(第2/4页)

燕京学生游行抗议《齐鲁条约》,政府一夜诛杀近百人。

——这条新闻一出,举国皆惊。

眼下本就是最敏感的时候,因为前不久与东瀛签订的条约,政府的公信力在人民心中大大下降,偏偏他们又在这个时候冲青年学生举起屠刀。

近百同胞喋血,还都是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才,这如何能不叫人惊痛?

人民的愤怒被彻底点燃了,不止是燕京,也不止是青年学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为这件事情发声,街上每天都有游行的队伍,各类报纸杂志充斥着对惨死学生的悼念、对政府的失望痛斥。

杜政府的人成日忙得团团转,却怎么都平息不了大众的怒火。

而在这群情激愤中,却鲜有人注意到,一股暗流正在底下悄然涌动。

唐沅看着今早最新的报道,沪城大学又有十三名学生死于游行途中,冷冰冰的铅字印在黄色纸张上,底下配着黑白的尸体照片,照片上的血泊像一滩浓郁的墨汁,唐沅只是看着,就不由自主地攥紧了手掌。

1088也长叹了一口气。虽然它不是人类,但生命的逝去,还是以这样惨烈的方式逝去,总是令人痛心的。

它担忧地看了看唐沅:【宿主,这不是你的错。】

动荡和革命总是伴随着流血和牺牲的,这些学生都是勇士,他们的肉|体虽然死亡,但灵魂却已经和这个时代紧紧相连,化作了华夏人的精神和风骨。

唐沅长呼了一口气:“我知道。”

她眸光沉沉:“但我们得加快速度了。”

各级政府都在为这些天的游行暴|乱头疼不已的时候,本该在新建成的军工厂督工的唐沅却突然来了燕京。

杜孟勋这几天正焦躁得厉害,听说唐沅来了心情也没能美妙多少,抽了时间来见她,直截了当地问她什么事。

唐沅把文件推到他面前,道:“上次我跟您提过的能检测飞机导弹的仪器雷达,已经基本成型了。”

杜孟勋神情一震,刚才还心不在焉的样子立马就收了起来,急忙拿过文件细细地看。

“好,好,好哇!”

他连声赞叹,眉目间连日的疲惫一扫而空,劳累充血的眼底重新焕发出神采奕奕。

唐沅带来的这个消息,简直就是久旱天里的及时雨,让他整个人都振奋了起来。

从几个月前唐沅第一次跟他提出这个计划开始,他就知道这将是一个绝佳的机遇。雷达这玩意儿可比不得什么高级点的坦克装甲,这要装备在军队里,几乎等于拥有了千里眼,敌人的许多攻势都将无处遁形。

眼下大战爆发,正是最剑张跋扈的时候,只要他拿着这东西向其中一方卖个好……

莫说一个齐鲁之地,便是前朝朝廷跟列强签下的那些个条款,他也能给它抹平了!

到时候,还愁那些酸文腐儒不对他歌功颂德、还愁百姓不服他吗?

杜孟勋心头一派火热,恨不得立刻就把这个消息公之于众。但他却也知道,直接凑过去巴巴地求着人卖安利是下下之策,上上之策却是,让别人主动发现这个东西的好,反过来求他。

可是,怎么才能让人反过来求他呢?

杜孟勋不自主地皱起眉头。

唐沅似看出了他的心中所想,轻声提醒道:“先生,您忘了曼国的军队最近还在齐鲁上空徘徊不去了么?”

东瀛抢走了曼国在华国齐鲁的主导权,曼国顾忌着欧洲战场,只能无奈退让,但这不代表他们就心甘情愿了。

如今驻扎在齐鲁的大部分曼军已经撤离,但仍时不时有飞机盘旋在齐鲁上空,没事儿就往地上投个炸弹,弄得东瀛人防不胜防,痛恨不已。

遇上运气不好的时候,曼军的飞机还会越过齐鲁的边界线,投到旁边属于杜政府管辖的省市来。他们做这种事做得肆无忌惮,事后一句轻飘飘的对不起就完事儿,双方实力差距摆在那儿,杜政府除了忍气吞声装孙子,还能怎么办?

而唐沅之所以提醒杜孟勋这一句,就是暗示他拿这事儿做文章,把曼国当成杀鸡儆猴的那只鸡。

显然,杜孟勋也明白了她的意思。

一连解决两个困扰他的大难题,杜孟勋的眉心彻底舒展开来,心情说不出的轻松愉悦。他这一高兴,看唐沅的目光也越来越慈爱祥和,不清楚的怕还以为这是他亲女儿。

而唐沅现在在他心目中的价值,显然不是区区一个女儿可以比拟的。他觉得自己一定是天命帝王,唐沅就是专门下凡辅佐他的斗枢星掖。

得卿如此,大业可得啊!

……

唐沅的鱼饵已经布置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静待鱼儿上钩。

她一向是个有耐心的猎手,最明白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的道理。但这回,她却罕见地生出几分心焦,恨不得快一点,再快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