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10(第3/4页)

“瓦尔,你读过《桃源二村》[8]吗?”

“嗯。和书里说的一样吗?”

“有一点点。”

“噢,我不会用玻璃挡住婴儿。而且,《桃源二村》里没多少儿童。有被挡在玻璃后的婴儿,有适龄的男孩和女孩,但没有儿童。那是因为写书的是男人。我曾听莫蒂默·阿德勒[9]说过,在理想的世界里,没有人非得做脏活儿,婴儿的尿布可以由机器人换。老天!我希望他可不要对现实世界也抱有这种看法。倒不是因为我喜欢换尿布,而是因为婴儿需要的是拥抱、爱抚、触摸、听摇篮曲,以及不被干涉。我们的一切做法都是滞后的。孩子小时候,我们不愿经常抱他们,可等他们长大一点儿,我们又开始干涉他们,我们太过于保护他们了。克丽丝和我曾在南方一个富裕的社区里待过一阵子,那里的孩子整个下午都被安排好了!真的!牙医、正齿医生、舞蹈课、兄弟会、寺庙参观、童子军、少年棒球联合会、音乐课——他们一分钟的自由时间都没有。我不知道他们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子。”

“总之,”她继续有条不紊地说道,“那些中心仍然是某种社区。它们不算大,但也有自己的体制和医疗中心等。人们在里面工作,但不是白白劳动,而是拿报酬。十一二岁的人每周工作一天,十五至十九岁的青少年每周工作两天,年龄更大的每周工作三四天,他们工作的时间取决于他们的兴趣和他们想赚多少钱。老年人可以减少工作时间。实在上了年纪的和那些年老体弱的人,如果不想在中心做事,可以只在社区里帮忙。但大家总要分着做一些脏活儿、累活儿。比如,某人每周有四天是医生,可也要为社区倒几周的垃圾;某个在工厂上班的人,要负责社区中心的节日装扮。而且,你知道吗?每个人都会做饭,除非有谁真的很讨厌做饭。每个人都要打扫卫生,除非有谁真的很讨厌打扫。总之,按照惯例,随着人口的增加,就会形成城市。哦,对了,工业中心也像城镇和城市那样,建成以后,既可以娱乐,也可以工作,而且周围还有乡村,以便保持生态平衡。就像瑞士的日内瓦一样,明白吗?另外,城市里无论如何都会有大学、博物馆、商业大楼和音乐厅。正如小镇里有人居住一样,城市里也有人居住,可是,就像在乡村一样,人们都是小规模聚居。除此之外,人们还拥有一定的开放空间,每处聚居点也都有一些小空间。如果你想听冈瑟·舒勒[10]的音乐,或看一出先锋派的戏剧,那么,你可能就得去市里。唉。”她叹了口气,开始喝酒。

大家都看着她。她花了多少时间来做这些白日梦呢?米拉心想。

“听起来不错。”凯拉说。她准备找其中的逻辑漏洞。

“我知道,”瓦尔悲伤地说,“我不是要建议大家追求完美,想都没想过。我只是觉得,我们应该寻找一种更人道的生活方式,一种让我们感觉更好的方式。我还记得克丽丝小时候的生活。刚和前夫离婚的头几年,我过得非常不好。我没有钱,他就拿出钱来,希望用这种方式挽回我。那个笨蛋永远不明白,如果他之前表现好一点儿,说不定还有戏。男人似乎总认为权力比爱更有吸引力。我想,他们这么认为也是有原因的吧。总之,那时我的生活糟透了,唯一的好处是,生活里再也没有他喜怒无常的脾气和高声大喝了。下班后,我要去修女那里接克丽丝,然后回家做晚饭、打扫卫生,在那脏兮兮的办公室里工作,之后还要去超市买东西,一只手提着重重一袋杂货,另一只手抱着克丽丝,每天都累得筋疲力尽。她也累了,然后就会发脾气。最后,我还得给她洗澡,等她睡了,再回到厨房洗那些该死的碗。然后,我回到她身边,又累又苦恼,我讨厌那样的生活。我看着她坐在浴盆里,自顾自地哼着歌,玩着橡皮船,也许根本就没注意到我,我只是一件器具。她的肌肤在水中闪闪发亮,她的头发鬈曲着,她咿咿呀呀地和她的玩具说话。然后,她看见了我。她咧嘴笑着,将玩具往水里拍,朝着我拍,把肥皂泡弄到我的眼睛里,于是我不得不抱起她。她是那么漂亮,那么自由,那么自我……我也不知该怎样形容。不管怎样,因为照顾克丽丝,我才像一个人。如果我们都会那样,全都相互照顾,如果那不是要求,而是一种习惯,是一种大家都会做的事……我在脑中想象着这样的场景。我看到一位心怀恨意的老人在打理一个玫瑰园。其间,几个孩子偶尔过来看他。一开始,他会将他们赶走,朝他们大喊大叫,可他已经在那儿待了很久,他们都不怕他了。几年后的一个春日,他们站在旁边和他说话,他开始教他们如何照料玫瑰,还把大剪刀交给其中一个孩子,教他剪去已经死去或即将枯死的苗芽。”她说着伸出双手,微微笑了笑,“你们就让我当一个傻瓜吧。梦得有人来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