Ⅴ 享受生活中每一份感动(第5/8页)

老人的确很逗,我扑哧一笑,继续听老人讲述自己的故事。

秉承着母亲对她的忠告,姜芸18岁那年嫁给了一个帅气魁梧的国民党营长,哪知道,刚刚结婚一个月,丈夫就被日本人的炮弹炸死了,姜芸抱着丈夫的照片哭了整整三天三夜,她的婆婆是个开明的女人,看到前来给儿子报丧的副官一表人才,就把姜芸许配给了这个副官。

副官对姜芸的丈夫忠心耿耿,尽管答应娶了姜芸,但是,一直没有碰过她,副官说,那是对营长的大不敬!副官带着姜芸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对她照顾得无微不至,这样的日子没多久,这位副官又在台儿庄战役上牺牲了。

两个男人,同一种命运。这就坚定了姜芸单身一辈子的信念,与此同时,她也对日本鬼子充满了仇恨,她发誓,这些仇她一定要报。

报仇的方式有多种,姜芸选择的是无偿给所有的抗日队伍做鞋子,无论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只要抗日,她就无偿供应。为此,她还发动了不少和她有相同遭遇的烈属女人。姜芸做的鞋子很结实,且很好看,每个上面都绣了两颗星,姜芸说,一颗代表着自己的营长丈夫,一颗是自己的副官丈夫,她要让每一个穿自己做的鞋的士兵记着,给自己的丈夫报仇,给中国人雪恨。

姜芸做鞋通常是夜以继日地进行,夜里困了的时候,她就想起了丈夫生前在战场上托人运回来两箱雪茄,她学着丈夫的样子点着了一根,狠劲儿地抽,抽第一口的时候,姜芸差点被浓重的烟草味呛得喘不过气来,后来,经过了几个晚上的磨合,姜芸逐渐掌握了抽雪茄的“门道”。就像她在鞋面上绣两颗红星一样,姜芸每次都要抽两根雪茄,同样是为了纪念自己的两位丈夫。

解放以后,姜芸在磁器口小镇上做起了生意,还是手工艺品,挣了不少钱,但是,她从不把这些钱装进自己兜里,留下买雪茄的钱,其余的全部都接济了穷人。前几年,她把自己的小店爿了出去,她这样做,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接济自己一位高位截瘫的邻居。

姜芸说,善者皆有神助,我在街面上摆上了地摊,销量一点没有削减,还增加了不少。

说话的间隙,姜芸点着了第二根雪茄。我问她,丈夫的仇都报了,也解放了,为什么还在抽雪茄呢?

姜芸感慨良深地说,小伙子,实不相瞒,多少年以来,我总是喜欢隔三差五地做同一个梦,梦里,我的两个丈夫对我说,别忘了,每天代他们抽上两根雪茄,无论在哪里,只要雪茄点着的时候,他们就知道,我还活着,且很健康快乐。

姜芸说着,又猛地抽了一口雪茄,这一口,把自己的两个腮帮都吸出了深深的凹槽,透过笼着烟纱的两个凹槽,我仿佛看到了每个凹槽里都藏着一张笑脸,一个是她的营长丈夫,一个是她的副官丈夫。

我突然觉得,在两根雪茄的氤氲里,姜芸用自己的双手塑造了爱意浓浓的一生。一个活得多么传奇惊艳的女人!

爱的接力

◎刘清山

那一年,她15岁,考进了县里的重点高中。

这在历代没有出过一个高中生的村里引起了轰动。全村的人都为她感到自豪。但从父亲狠命抽烟的动作上和母亲苦涩的笑容中,她清楚地知道,家里继续供她上学会有多难。穷,是的,家里太穷了。穷得连一块手表也买不起。她想说一声我不上了吧!但她没有勇气说出口。

带着一种负罪感,她走进了县里的中学。

她家离学校有十里路,为了省下一个月2元钱的住宿费,她没有住校。由于要上早自习,每天天不亮,父亲或母亲就要喊她起床。她背着一只装满温开水的旧军用水壶,拿着煎饼,边吃边走。现在想来,她也很奇怪,那时的她肚子居然从来没有痛过。中午休息时间短,午饭只能在学校吃。她吃从家里自带的干粮,偶尔会到学校食堂买5分钱的咸菜,她总会让食堂师傅多给她盛一些咸菜汁,因为咸菜汁是不要钱的,这样她第二天就不用再买咸菜了。晚饭要等到上完晚自习以后回到家中再吃。那是她一天中吃得最好的一次,因为可以喝到玉米粥,营养全在这顿真正的晚餐上了。

想起那时的岁月,大学毕业后如今事业有成、家庭美满的她就很感慨,感觉自己有骨气,挺伟大,很了不起!

记忆中,家里有一个香炉,每天夜里总点着香,烟雾袅袅中父亲在抽自卷的纸烟,母亲在微弱的油灯下缝补着衣服。当时的她很奇怪,问母亲,为什么家里总在夜里点着香呢?

母亲笑了笑说,熏蚊虫呗。她知道村里有一个小制香厂,猜想家里的香,肯定是父亲在制香厂门口的垃圾堆里捡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