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五十七(第2/3页)

常茂读过诸多史书,自是明白这个道理。

常茂看向徐琳琅,:“琳琅妹妹,你不进宫为公主当伴读,可好。”

徐琳琅沉默着,没有回答。

常茂终究也没有继续问下去。

例行的礼乐奏毕,皇后娘娘身旁的女官道:“接下来的节目,便是临安公主为大家表演《霓裳羽衣曲》。”

原来还有这个节目,怪不得前些日子听说临安公主四处搜寻已经失传的《霓裳羽衣曲》谱子,原是想着在宫宴上表演。

《霓裳羽衣曲》是唐代的宫廷舞,临安公主穿着唐朝时候的衣衫,化妆唐朝时候的妆容,如此一来,临安公主的丰腴反倒成了优点而非缺憾。

往日里其貌不扬的临安公主,穿上这身舞服,往殿中一站,似是从盛唐走的的倾国倾城的美人儿。

乐声响起,临安公主和歌起舞。

临安公主跳的《霓裳羽衣曲》,舞姿曼妙,舞步交错,很是柔美。

虽然丰腴,但是临安公主身腰柔软,跳起舞来,仿佛九重天上的仙子一般轻盈曼妙。

临安公主这一舞,看呆了不少人。

临安公主跳完舞,满堂哗彩,众人都赞不绝口。

临安公主满怀希冀的朝着李祺看了过去,却见李祺只顾着和身旁的那几个世子喝酒,根本没有像旁人一般沉醉于她的舞蹈。

临安公主攒了好几个月的希冀、向往、幻想在看向李祺的那一瞬间破灭了。

待临安公主跳完舞,李琼玉、李瑱瑱、邓琬,胡珺儿,以及蓝琪瑶都一一上去或是表演琴筝,或是表演歌舞。

除了徐琳琅,旁的公子贵女,都一一上去表演了节目,各有千秋,令人眼花缭乱。

尤其李琼玉的一曲《高山流水》,很是出彩。

谢氏坐在座位上,得意洋洋。

让家里参加春节宫宴的大小姐提前准备歌舞或者器乐,这也是惯例的事情了。

徐琳琅刚来了应天府,自然是不知道还有这规矩谢氏自然也不会想着提点告诉她。

谢氏原本是打算带着徐锦芙参加春节宫宴,便让徐锦芙提前练习了一曲琴筝,谁知徐达执意要带着徐琳琅参加春节宫宴,谢氏便没有将准备歌舞器乐的事情告诉徐琳琅。

此刻,各家的嫡长女纷纷上前献艺,临末了,也只剩下徐琳琅一人了。

临安公主望向只坐在座位上看旁人表演的徐琳琅,心内暗想。

这徐琳琅,不就是诗写的好吗,旁的才艺,怕是什么都不会吧,想必也是书呆子一个,亏得李祺哥哥还夸她。

临安公主看向徐琳琅:

“徐大小姐,怎么不见你上前献艺,你的诗写的那么好,才艺也定然很通,接下来,你就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吧。”

还没等徐琳琅说话,谢氏就抢在了前头:“公主说笑了,琳琅打小是养在濠州的,哪里学过歌舞乐器,公主还是不要为难我家琳琅了。”

冯城璧知道公主这也是成为为难徐琳琅了,急忙帮腔。

冯城璧露出一个轻蔑的笑容,道:“徐大小姐就算是从小被养在濠州乡下,总归也该是学过一些东西的吧,就算是学的不多,也该有一样通些皮毛罢。”

谢氏忙道:“通些皮毛的东西自然是会的,只是今日这是宫宴,如此重要的场合,琳琅怎么可以随意出来献丑。”

冯城璧却愈发的想让徐琳琅出场表演了,道:“谢夫人,你就让徐大小姐为我们大家表演一个节目吧,就算是徐大小姐表演的不好,我们也没人会笑她的,以后这样的场合这样多,也该让琳琅多历练历练,否则再有了这样的场合,她便胆怯畏惧,岂不是失了魏国公府的颜面。”

冯城璧的母亲宋国公夫人孙氏道:“我是见过的,琳琅的刺绣极好,不如让琳琅当场为我们刺绣上一幅。”

孙氏这话,可不是为徐琳琅解围,而是暗藏着心机了。

在座的公子小姐都是或是表演歌舞,或是表演器乐,而孙氏却提议让徐琳琅刺绣。

刺绣可是个耗时间活计,谁有耐心静静的盯着看徐琳琅坐在那里绣上两炷香时间的花儿。

单是想想这画面,也会让人觉得臊得慌了。堂堂魏国公府大小姐,无一长处,到了正经场合,无一能拿得出手的长处,只能够拿着刺绣顶当一阵了。

孙氏若是真心想替徐琳琅解围,便会提议让徐琳琅画画了,她也是见过徐琳琅的画的,若是徐琳琅实在是不会歌舞乐器,当场做上一幅画作,也比坐在那里绣上几朵花要体面的多。

“刺绣?”冯城璧笑了一声。

不单冯城璧认为徐琳琅不过是读书读的好罢了,在座的所有人,都会隐隐认为,就算是徐琳琅诗作的好,花绣的好,可是论起旁的才艺,和应天府自幼学习琴棋书画的大家小姐们,是比不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