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一百二十八(第2/3页)

到了黄昏时候,魏国公府和宋国公府分别派人来接了秋檀和阿筠。

旁的佣人等人也都纷纷被安排出了燕王府,一时之间,偌大的燕王府内,除了看守的侍卫,便只剩下徐琳琅和朱棣了。

燕王府内格外寂静。

徐琳琅和朱棣坐在后花园的凉亭内,朱棣握住了徐琳琅的手,道:“你放心,我会做的活计多了去了,去了濠州之后,不能让你锦衣玉食,但是我定然会让你吃饱穿暖。”

徐琳琅笑笑:“我会做的活也多了去了,去了濠州之后,我也会让你吃上热的穿上干净的。”

朱棣拉过了徐琳琅,让徐琳琅靠在了他的肩头,朱棣道:“说也奇怪,以前的时候,雄心壮志满怀,每天想的都是什么时候能再去北境打个漂亮仗,如今,倒是一点儿都不想了。”

“现在想的,都是去了濠州以后,该做些什么,才能让我们以后过的好些。”

“人说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在我这身上,真是印证了。”

徐琳琅知道朱棣这话的意思,当初皇上赐了朱棣这座府邸,朱棣一鸣惊人,再然后便是举办婚宴迎娶徐琳琅,然而走到今日,这燕王府却是要被封上了。

徐琳琅道:“是有话这么说,可是,不是还有话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吗。”

“人生总不会一帆风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能得安宁。”

朱棣道:“我这般说,并非伤感之语,按道理讲,这本该是人生之大悲,但是想到以后的路是和你一起走,我倒是一点儿都不会悲伤,甚至在期待。”

朱棣说这话的时候,明月高悬,皎皎明明。

似这天地之间,只有这轮明月和徐琳琅朱棣。

第二日,朱棣和徐琳琅启程前往濠州。

载着朱棣夫妇、朱橚夫妇还有六皇子七皇子的三辆马车,都极为不起眼。

这是皇宫里最低等的宫人都不会用的马车。

马车从皇宫、从燕王府出来,走过宽阔的青雀街,再走到熙熙攘攘的闹市。

风吹起马车的车帘,朱棣的脸露出了一半。

有百姓高呼:“是燕王殿下,是燕王殿下,是燕王殿下和燕王妃。”

百姓们纷纷朝着马车的方向看了过来。

这几日,皇上处罚了燕王的消息已经在百姓间传开,只是百姓们不知道皇上要打发燕王去哪里罢了,有人说皇上打发了燕王去北境,有人去打发了去西南,还有人说皇上打发了燕王去东海。

总是,燕王以后便不是燕王了。

他要要离开应天府,并且以后再也不能上战场了。

百姓们纷纷给马车让开道来。

一时间,拥挤的街市倒是像青雀街一般宽敞了。

有百姓高呼:“殿下,我们等着你回来去打瓦剌,你要好好保重啊。”

“殿下你要保重啊。”

“殿下,我家娃的病好了,谢谢你给找的大夫啊。”

“王妃,你教的五禽戏我们几家现在还天天练着呢。”

“王妃,你也保重啊。”

一时间,街市之上,都是百姓在叮嘱徐琳琅和朱棣的声音。如父如母,如手如足。

在百姓的心里,燕王是英雄,英雄就该受到这样的礼遇。

送行的侍卫赶忙拔剑呼喊,让围着的百姓让开。

百姓们只是各自退后了一步。

一路到城门,都有遥遥看向马车的百姓,有百姓要跪,被身旁的人慌忙扶了起来,道,不能跪,跪了就是给殿下找麻烦呢。

朱棣坐巍然不动的坐在马车上,听了马车外的叮嘱声,祝福声,突然就红了眼眶。

徐琳琅不语,人生的好多时候,的确是只有无奈,只能等待,但是人的一生,不会一只都在等待,一直都在无奈。

马车缓缓的驶出了应天府。

前往濠州的路上,沿途依然是徐琳琅来时的风景,只不过是天更蓝,草更盛。

马车行了三日,兜兜转转,行到了濠州的一处穷困的村落里。

这村落离镇上还有半天的距离,真可谓是与世隔绝了。

村子里只有两处空着的房屋了,一处是规整些的新瓦房,跟前也都是大路,再一处是偏僻处破败的旧瓦房

冯城璧得了皇后娘娘的耳坠子,迅速把新瓦房买了下来,并且精致告诉老六和老七,这房子只够两个人住的,她和朱橚可不能带着老六老七。

徐琳琅便使了皇上给的为数不多的安家银子吧那处破瓦房买了下来,那处破瓦房虽然又破又偏僻,不过倒是有好几间屋子,地方也很是宽敞,倒是很适合四个人住。

冯城璧暗自庆幸老六老七去跟着朱棣和徐琳琅了,那可都是半大小伙子了,能吃着呢,自己和朱橚可养不起他们。

可是不过过了几日,冯城璧就后悔了,老六老七是能吃,不过更能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