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第3/4页)

不过之前的圆珠笔制造业,从易切削钢线材、墨水到加工设备都依靠进口。一根几毛钱的圆珠笔的背后,是特殊钢、精密机床、精密模具等行业的齐头并进。这些技术我们一直没吃透。结果这会好了,549工程师最新研发的多条墨水、新型结构笔头等示范生产线等。不但吃透了技术,还帮我们工厂武装到了牙齿。我对圆珠笔出口赚外汇更有信心了!啊。我们国家真是了不起。怪不得要把539的工程师们秘密保护起来,这也是为他们的安全做考虑啊。只看十多二十年后,等我们国家强大了,专家们可以解密出来了,我一定要上门好好拜访一二。”

说完,中年男子立马扭头看向温筱暖:“所以温同志,你能理解我们不敢也不想将国家机密设备泄密的想法吧。”

温筱暖:“……”她能说什么呢。

她真的没想到采购这么平凡的民用轻工业设备,都会被兔元58年的专家们当成秘密设备。现在咋办?温筱暖求助地看向陈逸云。

陈逸云似笑非笑地看了她一眼,终于轻轻叩了叩桌子道:“老袁你也太沉不住气了。你就是文件没看仔细,上面写着开放部分轻工业产品,并不是开放这部分轻工业产品的所有生产线。这样,过些日子中央会给你出台详细文件,会具体规定哪些产品只能够销售,哪些产品可以提供生产线给私人企业家。你就按规章办事就成。”

“好。有陈佬您这句话我就安心了。”袁同志松了口气。

陈逸云见温筱暖似乎也松了口气,又笑道:“不要大意。像是肥皂工厂、电池工厂、卷烟厂、无线电工厂还有圆珠笔工厂等等,你们s市要加紧建新厂或者分给那些私企老板,赶紧将设备升级,将产能产量给弄上来。”

中年男子一听这话脸色又垮了,道:“陈佬。我知道s市得国家看重是一件好事,我也愿意承担改革的先锋,但是你们下的指标是不是有些太高了。缝纫机和自行车要求第一年就要达到年产500万台,后面自行车要达到1000万台。缝纫机要达到700万台。要知道兔元58年这自行车年产才5万辆,缝纫机就更少了,年产1万3。您瞧瞧这目标,陡然给我翻了好几十倍。还有那个什么易拉罐工厂,说真的,这玩意的3机架铝带冷连轧生产线我是头一回,我真不知道能不能达成中央下达的年产两个亿的夸张指标。陈佬,现在中央不是要求我们实事求是嘛。”

陈佬笑着开口道:“少得了便宜还卖乖。当我不知道s市的工人们都喜疯。每天自主进厂加班加点的干。谢同志要是觉得拿不下这个任务。我就只能委托给g市的林同志。”

“别!别!唉,老首长您真是……”谢同志连忙打了反口,挠了挠头,苦笑道,“我就是心疼我手里的那些人,一个个身体又不是很结实,听到这么大的订单没日没夜地扑在工作岗位上。天气又变冷了,南方的冷是刮骨的啊。我上回给厂里发了红糖水,结果没几个人舍得喝。都带回去给怀孕的婆娘或者小孩。我……我这就是心疼他们的身体嘛。”

陈佬脸色变得严肃,他看向温筱暖:“小温同志。这几万人困难你有没有办法解决?”

谢同志下意识地看向温筱暖,心里觉得有些荒谬,s市的这些工厂里的工人加起来少说也有几万人,这么多人的短时间内,吃穿用要怎么解决?他又不是不知道国家现在一穷二白,物资都紧着给石油、煤炭和核研究所这种国家重工行业了。

温筱暖瞥了谢同志一眼,这一位明显不太清楚她的身份,很多话不太好讲。

温筱暖开口道:“我去采购试试吧。尽量弄点好的物资过来。”

“不是尽量。是一定。”陈逸云认真道,“给人民的不要差的。”

“好!您放心!”温筱暖点头。

谢同志脸上闪过一抹茫然,这两人后面几句简直就像是打哑谜一样,这位女同志啥也不问就直接答应了?她到底知不知道s市工厂人口的数量啊。

谢同志心里满是不安,但见陈佬一脸笃定的模样,他又将心中的疑问给放了回去。

临时接到这样的任务,温筱暖自然不能在兔元58年多待。

她先是回陈家和爸妈一起吃了一顿温馨的午饭,然后给蒙诗诗打了一个电话。

“首长!”蒙诗诗兴奋的声音传过来,“请问有什么指示?”

温筱暖道:“嗯。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将欧洲与梅鹰国国内销售最好,名气最大的女性护肤品和化妆品都带一份回来,同时做好产品调研工作。”

“什么是产品调研?”蒙诗诗不解道。

温筱暖:“……”这估计算是代沟吧。

她简单地说了一下概念,发现蒙诗诗不甚了解,便让她去找仇玟菓拿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