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竞折腰(1)(第3/3页)

斗转星移,物非人也非,当年浮华案后,他们一道送别被免官不得不离开洛阳的好友诸葛诞,对方一脸苦笑,说恐怕日后只能三亩薄田了此残生了。

事到如今,诸葛诞掌东南大权,桓行简居中枢要害,唯独他夏侯至看来才是那个要三亩薄田了余生的人了。

往事汹汹,然而至始至终,当下的两人都没交流一句,夏侯至烧完纸钱,对着牌位又拜了一拜,转身走了出去。

桓行懋为难地看了看兄长,一跺脚,自己追了出去:“太初,太初!”

夏侯至走下最后个台阶,扭头说:“子上,回去罢。”

桓行懋讪讪地垂下了手,说道:“太初慢走。”

灵堂里,兄长的脸上看不出一丝别样情绪,桓行懋几次想说点什么,都觉得无甚趣味,索性闭嘴。

太傅下葬这天,纸钱漫天,白幡飞舞,哭声绵延数里,浩浩荡荡的队伍从延年里出来后,两道挤满了观看的百姓。

鼓乐大作,孝子在前,送葬的队伍朝首阳山方向挪动。

抬棺七十二人,轮班替换,皆是桓氏自家家奴,一水的精壮汉子。

首阳北枕邙山,南临伊洛,依山傍水,形势极为开阔,头顶天高云淡一泄而下。上山入口处有片桃林,每到春来,青山如笑,一片芳菲,若是闲暇时光在这山脚仔细聆听,鸡鸣犬吠,黄牛哞哞,就从附近的人家田野里传来。

帝国将相,霸业功德之下,为的最终也不过是一幅治世风情图而已。

等棺材落地,该行的礼仪行过,桓行简示意叔父带着众人下山。独留他和桓行懋,桓行懋却不解,看着人群这么又浩浩荡荡地离开了,那七十二个汉子却还在,满腹狐疑时,见桓行简把头一点,七十二人竟重新抬起了棺木。

“兄长,这是何意?”

桓行懋深一脚浅一脚地跟上,荆棘缠身,眼前根本无路,全靠人硬着头皮趟过去。

他少不了攥住衣角,捂紧了孝帽。但见抬棺者,神情凛凛,目不斜视只一味地朝前走。

不知走了多久,众人力气殆尽,桓行简终于在极不起眼的一处停了下来,乱石杂草,并无特别。桓行简站定,只对众人打了个手势,这些人便按事先计划好的,将太傅的棺木推进早凿好的墓地之中。

眼看要完工,为首的忽大声道:“郎君养我家人,百事无忧,报答他的时候到了!”

“诺!”整齐划一的声音一出,这些人纷纷取出毒囊塞进口中咬破,跳入墓中,就此殉葬。

剩下的两人,合力将墓口封死。这一连串动作看得桓行懋不能回神,犹如高平陵,父兄总是要他最后一个知道。

桓行简一直沉默不语,环绕两圈后,确定无恙,开口道:“子上你过来。”

兄弟两人对着坟墓郑重叩了三叩,桓行简抓起一捧硬土,自指间缓缓流逝下来,他目光凝定:

“父亲,待到一统河山之日,儿再来告祭。”

说完,他步履坚定,头也不回地带三人下山。

等离了首阳地界,两个死士把丧服除去,折叠整齐,在桓行简面前一跪高高举起,桓行懋看的又是一怔,忙接过来。

随后,见这两人从容不迫也自腰间取出了毒囊,毫不犹豫塞入口中,顷刻间,倒地身亡。桓行简俯身上前一探鼻息,面色不改,直起身,吹了个口哨,不多时,石苞带两心腹不知从哪儿突然现身奔来,将尸首拖走处置了。

桓行懋尚在晕眩中,喃喃问道:“阿兄,这,这是父亲的意思?”

桓行简踩蹬上马,一扯缰绳,望着不远处的洛阳京都,轻轻吁出口气:“是,太傅已去,你我当如朝阳之辉,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