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竞折腰(5)(第2/3页)

“都督,”一个小兵疲惫地挣扎起,从怀里掏出扁扁的酒壶,略带体温,“都督吃口酒吧,太冷了。”

桓行懋眼睛骤然一酸,接过拧开,一饮而尽,酒是劣酒一股苦辣呛冲咽喉,他咳出眼泪,拍了拍小兵肩头,没想到这一拍,小兵软软朝前头一栽,再没起来。

他慌忙蹲下查看,小兵胸前赫然一个黢黑的窟窿,血已流尽。

篝火燃起,诸葛诞请他到旁边去坐,桓行懋好半天不吭声,只双手笼在火上,大家有一种心照不宣的挫败感。

“胡遵呢?”他想起来,扭头找人,诸葛诞持鞭朝后一指,“在后头。”

等大军回到寿春城里,桓行懋才得知几名将军全都战死在东兴堤,另外,胡遵捧着清点出的伤亡册子呈给他后,一看那粗略数字,眼前登时一黑。

不过很快,彷徨褪去,桓行懋命人都到听事里来,沉沉问话:“今日之败,谁当其咎?”

声音不大,却听得人人心头都是一震。胡遵哪里坐得住,左右看了看众人,一撩铠甲,站出来说:

“属下之过,属下事前就没想过退兵的事,所以造浮桥,以至于前锋被毁,连累了大军。”

桓行懋脸上略有憔悴,一时间,什么都没说,他的司马王仪看了看半跪不起的胡遵,说道:“责任确在主帅。”

这句话听起来就格外刺耳了,桓行懋眼皮猛得一跳,忽就动了雷霆之怒,拍案道:

“司马这话是怪我呢,还是想把罪名推到大将军身上?!”

他分外敏感,一肚子邪火无处可发,王仪亦惊,不及辩解,就见桓行懋大手一挥:“拖出去,斩!”

旁边诸葛诞几个看在眼里,欲言又止,最终默默看王仪被两人架了出去。桓行懋怒气未消,分明极力压在嘴角,微微抽搐。

听事里静的可怕,还是诸葛诞带头说了:

“东关一战,罪不在一人,我等自当进京向大将军请罪。”

时值隆冬,洛阳城里尚不知东关惨败,公府里,桓行简倒先收到了雍州刺史陈泰的上书:胡人频频骚扰边关,忍无可忍,请求讨伐并州的胡虏。

桓行简回信应允后,对守在旁边的几人道:“我要去趟寿春,不知道这几日前线战况如何了。”

都知道他十分挂心此役,几人倒也没劝阻。

“给我点二十护卫即可,我明日就出发。”桓行简决断向来下得快,虞松怔怔的,“大将军,二十人未免太少了。”

“怎么,我又不是去东关,要这么多人马做什么?”桓行简淡淡道,以虞松对他性子的了解,恐怕到了寿春,大将军就忍不住往东关跑了也未可知,于是,小心劝道,“大将军诸事当以持重为先,千万勿要以身涉险。”

这话音,桓行简如何听不出来,正要说话,门一响,嘉柔低眉端着茶盘进来,几人便避嫌地把目光收敛,一时也停住了话头。

桓行简却若无其事继续说道:“我在想,太傅在时,难道需要上战场之际,左右都跟着劝他不要去?若都是这样,天下恐怕什么干戈都没有,早四海一统了。”

“此一时,彼一时,大将军还年轻想要历练日后不愁没有机会,可居上位者,身系天下安危,”傅嘏等嘉柔放了茶盅,才自己捧起,“自然不能轻易涉险。”

嘉柔耳朵里话听得一知半解,退出来时,不想虞松在后头紧跟出来,拘谨张嘴,竟不知该称呼什么好,索性含糊道:“大将军明日去寿春,不知道,会不会带着姑娘一同前去。若是带着姑娘,还请姑娘以大将军安危为重,他若有意冒险,请姑娘好言多劝。”

“我?”嘉柔惊诧,脸上微微一红,黑如鸦羽的两道眉不觉轻颦,“你们都是大将军最信赖的人,你们的话,他不会不听的。”

虞松苦笑,暗道这打东关就没听我们的,嘴上不好说,一抱拳:“不管如何,若是姑娘跟着去,请多费心。”

不多时,桓行简身披了件玄色狐裘开门出来,日光一照,他那张脸顿成雪白下颌被簇锋拥着,更衬得长眉秀目愈发如画。只是,里头丧服未除,人也开始蓄须,被嘉柔每日修饰地漂亮整齐。

这样一来,人更显沉稳如水,哪里有半点弄险张扬的影子?

“虞松跟你说了什么?”桓行简看到虞松的身影了,等他走远,牵着嘉柔的手朝后院来,趁着午阳,把狐裘一脱,丢她怀里,从箭筒里掏出雕羽箭来拉弓打靶。

嘉柔把话一学,桓行简笑而不语,箭射完了,眼睛在她身上一乜,径自把狐裘又拎在手中往外走去。

“大将军,你要去哪儿?”嘉柔跟在他身后,亦步亦趋,桓行简头也不回,“去洛水,这个秋冬雨下得太少,我去看看水位。”

“我也去!”嘉柔把他袖子一牵,不好意思笑了,“虞主簿让我看着大将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