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开门红茂林失神(第2/4页)

赵大媳妇欣喜道,“哎呦,那让婶子破费了。您放心,我明儿定然跟街坊们多说说。”

赵大媳妇付过了钱,拿着油瓶子回去了。

对面,黄茂林的豆腐摊上人就没断过,水豆腐、千豆腐、豆腐渣......每一样都在快速减少。

梅香家的菜整理的干净,镇上的娘子们挑剔,略微脏了就不要。

一个家里儿孙多的老板娘,一下子买走了一提篮的菜,叶氏欣喜地称重算账,临走还送了她两个番茄。

老板娘笑眯眯看向母女两个,“女人家做生意不容易,你家的菜干净,价钱也公道。有多的缸豆下个集给我带二三十斤来,我要腌两坛子。”

叶氏笑道,“多谢婶子照顾生意了,您贵姓?我给您送到门口去。”

老板娘自己是个泼辣人,但却喜欢和叶氏这样的温柔的人打交道,“我是冯家棺材铺的。”

叶氏眉头都没皱一下,“那多谢冯婶子了,我后天一早给您送三十斤过去。”

冯老板娘点了点头,“侄媳妇只管去,你别嫌晦气就行。”冯家是卖棺材的,虽然挣钱多,但很多人不爱上门。

叶氏笑了,“婶子说笑了,大家正经开门做生意,都是一样的。”

冯老板娘给叶氏母女开了个好头,娘儿两个顿时信心大增。叶氏乍起胆子,也吆喝了几声菜籽油。

一个时辰之后,街上陆陆续续来了好多打油的。今儿余家没来人,母女两个捡了个大便宜。

等各样蔬菜卖了个大半,来买菜的人开始杀价了。叶氏不降价,只另外赠送,很快就把剩下的油和菜都处理干净了,只有那油渣饼还剩了有三五斤。

黄茂林中途过来了一趟,“婶子,大妹妹,今儿开门红呀。好兆头好兆头,恭喜婶子和大妹妹了。”

叶氏也笑了,“还要多谢茂林你的帮忙。”

黄茂林笑道,“都是婶子和大妹妹能干。”

叶氏给黄茂林倒了一杯热茶,“还没凉透呢,你快喝两口。”

黄茂林接过茶杯,咕嘟嘟喝完了,“谢过婶子,这大热天的,有这一杯茶,半天心里都畅快。”

喝过了茶,黄茂林又回去招呼客人去了,叶氏吩咐梅香去给明朗买纸,她自己一个人守在这里。

梅香去了镇上唯一一家卖笔墨纸砚的店家,给明朗兄弟二人买了一个月用量的纸。买过了纸之后,又去点心店买了两斤鸡蛋糕。然后又去杂货铺,买了一斤糖。

等梅香回来后,叶氏还没卖出最后几斤油渣饼。

天越来越热了,叶氏决定不等了,今儿的成果她已经很满意了。

叶氏把油桶收好,把两个凳子塞到柜台里面,和梅香一起把柜台抬近赵家后院。

叶氏本来想把剩下的油渣饼送给赵家,梅香拦住了她,“阿娘,今儿咱们已经送了二两油给赵家,这油渣饼,等过几天再送吧。日子长着呢,一下子送多了也不好,人家还得回礼。”

叶氏想了想,忍不住夸赞梅香,“还是你想的周到,你阿爹以前也跟我说过,人的胃口都会越来越大的,要细细地喂,不能一下子喂多了。可见你们是亲父女,想的都一样。”

梅香忙谦虚,“今儿阿娘受累了,我只管着收钱,甚都没干。”

叶氏抬着柜台的一边,梅香抬另一边,娘儿两个一起往前走,“咱们一家子骨肉就不说那些话了,等回去了,下午好生睡一觉。”

送过了柜台,叶氏挑着担子,带着梅香去和黄茂林告别。

母女两个到家后,明朗打洗脸水、搬凳子、倒茶水,忙活个不停。

几个孩子也都饿了,各自吃了根黄瓜。

梅香把买的纸拿出来,全部给了明朗,“我估摸着买的,你也不用太俭省。字写的不够,哪里能好看呢。”

明朗接过纸,爱惜地搂在怀里,又送到西厢房去了。

叶氏把今儿卖的铜钱都倒了出来,那五十几斤油得了近两百文钱,一挑菜也卖了三十几文钱。但明朗写字用的纸比较贵,今儿又买了糕点和糖,卖菜的钱全部贴进去都不够的。

叶氏把剩下的铜钱都收到屋里去了,然后带着梅香去做饭。

叶氏闷了些米饭,随意炒了两个菜。

今儿一下子得了三十多文钱,叶氏顿时变得爱惜每一根菜起来。许多人家也知道菜园里的菜多少能换几个铜板,但时人都认为去镇上卖东西是抛头露脸的事情,只要家里还有碗饭吃,就不去干那丢人的事情。

叶氏敢到镇上去,一来是韩敬平以前常去镇里,二来她深知寡妇养儿不容易,若不攒些钱,以后她的孩子们定要受委屈。只要家里还有田地,户籍没写个商字,不偷不抢的,怎么就丢人了。

初见叶氏的人,都觉得她有些腼腆懦弱,其实她骨子里自带一股韧劲。她决定了要好生带着几个孩子过日子,就立刻打起精神来。她决定要去镇里,就立刻按下了梅香,事事自己出头,只让梅香做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