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第2/3页)

何况,刘桂云这二十贯钱可不是自己花的。

若较真儿起来,让她去找娘家的麻烦,那才真是叫焦头烂额。

“那两位婶娘是认这个账喽?”阿林连忙撕下来两张白纸,写了几行字在上面,再分别推到二人面前,“欠条,按手印罢。”

万万没想到,有朝一日竟然会被小辈逼着签欠条。

“还是等你们叔叔回来再说罢。”三婶咧着漏风的门牙,语气尴尬,“等等,再等等。”

反正她们又跑不了,也不急在这一时,阿林遂点点头:“成。”

收起欠条,再将账薄一本本摞好,叫上兄弟几个,哼哧哼哧地搬回房间去。

这就等于没戏看了,阿柔抱起蜚蜚跟了上去,问哥哥们怎么回事儿,为什么三婶四婶突然就欠他们家钱了。

阿林长话短说地同她们解释了一遍,果然,惹来两小妞震惊的眼神。

“可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阿柔差点儿笑出声,“那以后,咱们不就有钱了吗?”

阿娘还能轻松些,毕竟不用再管一大家子的账,只要顾好他们的小家就行。

她也不用再担心喜欢的布料和头花会被其他堂姐妹抢走,她可以做好多好多件新衣服,换着穿!

“自然。”阿林打着算盘,“方才算了一下,阿爹一整年大概拿回来十一贯钱,一大家子半年的支出在十贯左右。若咱们自己花,即使没有粮食,一年最多也只要四贯钱。但其实我打听过了,村里一年能花两贯钱都算多的。”

阿森不解:“那咱们前几年的支出为何这么多?”

“你傻。他们花的是自己的钱,自然能省则省。咱家呢?反正钱不是自己挣的,买布、买粮、补贴给娘家……不必要的支出多的是。”算盘噼啪作响,阿林脑瓜子转的飞快,“往后,他们等于是坐吃山空,定然能学会节俭,花销至少缩小三成;阿娘又没娘家,这样一算,一年加上给阿嬷那份钱,最多最多,只要四贯零五百文。”

蜚蜚张大了嘴巴,惊呆了。

“那……”阿森愣了愣,随即爆喝一声,“咱们岂不是发财了?!”

阿林得意地笑笑,拿算盘去敲弟弟的脑袋:“你说呢?让你平时好好学算术,你不学,现在知道厉害了没?学不好算术,银子都攒不明白。”

“我学,我今日便开始学!”阿森下定决心,除了认字儿学埙的指法,还得学算术。

-

晌午之前,江敬武兄弟几个划好地界儿回来了。

除了当下没种的那块沙地,其余几亩都临着花江,土壤肥沃不说,还方便浇灌,弟几个都很满意。同时又忍不住心虚——二房分得的那块,实在是贫瘠了些。

可看江敬武的神情,似乎并无不满,而且,在瞧见沙地里的红土时,甚至笑了出来。

无法理解啊,莫非是挣的多,不在乎这点收成?

他们还不知道江家这些年的账目如何,感受不够直观。直到三婶四婶各自同自家男人说要还二房多少钱的时候,他们才惊觉。

——这么大一笔收账,哪怕就是不种地,也足够他们吃个几年的!

可是,他们哪来那么多的钱去还呢?

三房还算好的,孩子小,花销不算大,又不往娘家送,顶多在吃上面花费大一些,几年下来,手里还是有点余钱的,往后延缓几年,还是能还清的。

四房就惨了,不仅家底都补贴给了娘家弟弟,而且还急需一大笔钱给刘贵请状师。

难啊!

只有大房,搂着柏秋划给她的三百六十文钱,当真是做梦都要笑醒了。

“非要一次性算总账,现在满意了?”江敬全郁闷地喝着冷茶水,“这都多少次了,你怎么就不长记性,二哥对咱们还不够吗?你到底要作到什么时候才能满意?”

刘桂云哭哭啼啼的:“你还看不出来?他就是针对咱们!”

江敬全懒得和她吵,腾地站了起来,闷头朝外走,似乎是想逃离这个是非之地。

“你去哪儿!”刘桂云焦急地问。

“我如今还能去哪儿?”江敬全不耐烦地凶她,“不找找挣钱的法子,拿什么填上这个窟窿!”

他一走,刘桂云更加难受,趴在那儿呜呜地哭了许久。

外间的大虎躺在那儿,听着母亲哀戚的哭声,眼神里闪过一丝凶狠,转瞬即逝,没人发现。

-

听了阿林的汇报,二房可谓是一片欢喜。

他们账上本就还有些余钱,再加上这笔进账,虽然达不到豪绅的级别,但也算得上十分宽裕了。即使三房四房段时间内还不上钱,也不妨碍他们小小地开心一下。

“马上就要过年了,”江敬武决定慰劳慰劳几个崽子,“明日到县里去,阿柔和我们小蜚蜚,想吃什么吃什么,想买什么买什么,阿爹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