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第2/5页)

阿柔力气比较大,扛它是肯定扛不动的,翻一下却并非难事。便按照大哥所言,将山神像翻回原样,继而跟上他。

走了几步远,蜚蜚突然回过头看了看。

只见一片布满嫩绿爬山虎的白墙之下,斑驳陆离的山神像孤零零躺在那儿,慈眉善目的。

她心里突然觉得很矛盾,甚至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敬畏之感。

一百多年前失窃的修河款,竟然就在她眼前?

未免太不可思议了!

“我总觉得有些不对。”阿柔牵着妹妹的手,边走,边思索道,“山神庙说是前朝皇室所建,对罢?但花江,乃是咱们庆云国高祖所修,这两相对不上啊!”

阿林回过身来看着妹妹:“可那神像里面铸着的,似乎真是黄金。”

“有没有这种可能,这座山神像,并不是原本那尊,而是当年藏钱的人仿造的。”兄妹俩对视着,阿林说,“毕竟,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说不好。”阿柔摇摇头,不再妄加评论。

怎么说也是一百多年前的事儿了,根本无从考证。

还是想想要怎么处理比较妥当。

“天地良心。”阿林突然双手合十,向上晃了晃,“当初咱们觉得害怕,还差点儿让阿爹将它扔了。”

阿木也觉得唏嘘不已:“是啊,幸好没扔。”

说话间,官兵和拎着桶、抱着盆的村民们赶了过来。

赵县令也过来了,穿着一身劲装,跟在民众中间,毫无官架子。

众人原本还着急过来救火,连疾走带小跑的,可到了两家房子的斜前方,却不约而同地愣住了。

“怎么了?”赵县令总共就来过花江村一次,自然不认得他们的房子,见村民们都停下来不走了,急道,“快救火啊,傻站着干嘛?”

官兵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他们是跟着村民过来的,大伙儿不走了,他们也就停了下来。

过了会儿,人群里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句:“真是苍天有眼,好人有好报。”

赵县令:“???”

“快别愣着了,赶紧救火。”催促着官兵们动作起来,赵县令同情地看着几个孩子。

见他们站在门口茫然地望着众人,又联想到他们为村子做了这么多,到头来,房子却让贼人给烧了!

唉,他们跟自家孩子也差不多大,却要无端受这样的罪。

该死的流寇,势必要好好整治!

而这几个好孩子,他一定将他们的功绩如实向上禀报,给他们请赏,争取让他们再修个更大的房子!

“赵伯伯,你怎么了?”蜚蜚见他一副怜悯的表情,上前扯了扯他的袖子。

赵县令这才回过神来,看向她的眼神更是充满了慈爱,叹气几声,牵着她的手回到门口,同阿木等人站在一块儿。

“你们也莫要太过伤心。”摸摸阿柔的头,赵县令劝他们,“这段时间,就住在书院罢,你们父母若没地方去,赵伯伯那儿有个偏院,委屈他们过去将就将就。”

几个孩子:“???”

“赵伯伯您说什么呢,咱家房子没事儿啊。”

阿柔指了指身后的屋子,“虽然墙被熏黄了,瓦片被烤脆了,但外层没有易燃物,并无明显损坏,住人还是不成问题的。”

赵县令反倒满脸疑惑,看了看身后的房子,又看看左侧的大火,瞬间明白了。

“路上我都听说了,那贼人指明了要来烧你们家房子,”赵县令的表情无比精彩,怕人听见似的,小声问,“这到底怎么回事儿?”

阿柔家房子没有着火,那被烧的,可不就是隔壁邻居?

未免也太背了些!

看看左侧熊熊燃烧的火,以及往里泼水灭火的村民和官兵,赵县令同情的对象立刻发生了转变。

“他家房子和我们家的一模一样,”阿柔解释说,“许是贼人认错了。”

“的确是他们认错了。”蜚蜚不太好意思地挠挠下巴。

“火是大虎让别人来放的,怕他们找不到,特意说,‘就那个白墙黑瓦,门口有两尊石狮子的’。”学着大虎那个凶神恶煞的模样,蜚蜚道,“我也是后来才想到,咱们家门口的石狮子让阿娘借给村民镇井了……”

赵县令整个人都惊呆了。

有些想笑,但又觉得似乎不太厚道,咳了声,硬是忍住了。

-

折腾了一夜,江雨兰累得要命,和江父江母好似三具行尸走肉,脚步虚浮地在路上飘着。

“咋还不到?”江母步履蹒跚,“当初就说罢,让你别把房子建这么远,你非不听,就为了和那个柏秋争一口气,你看看你。”

听母亲又开始唠叨,江雨兰不满地说道:“我就是要和她争,当初没争过她,让我受了多少苦?”

“不仅房子要争,往后事事我都要压她一头!”江雨兰气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