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孤凤哀 第六章 曲别音姿煌(第5/6页)

但诡异的是,从赵贤妃和沈美人落胎之后,宫里头连怀孕的人都不曾有一个,于是私下里,就不断有人议论,皇后失德,犯了女诫大忌——妒忌,以至于妨碍了皇上的龙嗣,这话,终于也传进了慈宁宫里。

作为皇上的亲娘,太后在后宫里有绝对的权威,甚至连皇上都比不上。

太后自然就召了皇后去问话,得知真相后,她沉默良久,而后规定:各宫的妃位,三日往坤宁宫一朝,嫔位六日一朝,嫔位以下,十日一朝,平时每日早起都给宫中主位请安。每逢朔望,由皇后带着嫔位以上的到慈宁宫请安,除妃位以上的娘娘可以留宿皇上外,其他低等嫔御只能去乾清宫的偏殿侍寝。

这晨昏定省都是微调,只多加了一条——妃嫔们平时的吃住和月例发放,都以各宫为单位领用,方便六局一司和二十四衙门做事,也减少人事口舌。

这一下,就在妃嫔间树立起了等级的区别,新人再得宠,位分及不上,也没法把老人踩在脚底下作威作福,要是得罪了一宫的主位,那就会直接影响到平日的生计,那些个低位的妃嫔,就连服侍的人手都是宫里头的主位指派的,要是主位娘娘不让冒头,那服侍之人有的是办法叫新人们侍不成寝。

这样一来,宫里头的新人们再不自恃年轻貌美,安分了许多。

有人怨责太后,当然只敢背地里悄悄地怨责,也有人说,那都是皇后的主意,不过和太后通个气而已。

新人们需要巴结位分高的妃嫔们,那些身份贵重的娘娘也需要她们,毕竟以她们今时今日的身份,许多事情已经不方便去做,一举一动都会引人注意,所以收服上几个不起眼的妃嫔,往来于后宫之间,打探消息就很有必要,毕竟各宫对宫人的管束都十分严厉,单纯依靠下人们互通有无,实在知道得有限。

如今,除了皇后要做到不偏不倚,宫里头没有新人穿梭外,几个妃位的娘娘,总有人示好,赔着笑脸。

先前失宠的曹昭仪,傍上了丽妃,诸昭仪和惠妃走得很近,李昭仪同焦甜甜、何宜芳两位昭仪抱团,更有一些美人、选侍,同这些昭仪打得火热。

赵瑶影自滑胎之后,一直郁郁寡欢,除开与皇后、几个府邸的老人还有话说外,对其他人说话,十句都不回一句,久了那些个妃嫔,也就不再扰她清净。

刘维是说话夹枪带棒,她要看顺眼的,怎么都行,看不顺眼的,贴上去也没好脸,所以反倒是清心寡欲的徐澜羽更让她看重,两人常结伴到慈安宫敬太妃那儿去。

敬太妃张婉玉是英国公张辅的幼女,虽然膝下无子女,当初却也按勋贵之女免了殉葬,比她们大不了几岁,性子清冷,又是行伍世家出身,倒与刘维和徐澜羽都能说上几句。

宫里头最冷清的,就是永安宫宁婕妤的同顺斋。

永安宫一直没有主位,宁婕妤虽说住着同顺斋里头,就和一宫之主似的自在,李昭仪还是婕妤的时候搬了进去,虽说居了主位,却和她同为婕妤,因她是皇上还在做太孙时的旧人,虽因年老色衰失了宠,也得敬她三分,各自还算相安无事,等李婕妤变成了李昭仪,行事张狂、轻慢,宁婕妤还要每日到她跟前请安,两人就起了冲突。

说来事小,无非是宁婕妤请安的时候,态度不够恭敬。当然,宁婕妤也觉得委屈,她曾孕有龙嗣,又是府邸跟过来的老人,就算不得宠,宫里连皇后也会给她三分薄面。这么些年,她总是绕着是非走,以求独善其身,偏李昭仪当上一宫主位,要拿她做伐立威,说什么不够恭敬,无非是鸡蛋里挑骨头罢了。

想着自己将来的处境,她也不反抗,照李昭仪所说,再度施礼。

一而再,再而三,泥石性子也激起了火,况且宁婕妤旧日里,本是个心思缜密的。竟然拂袖而去,要找皇后评理。

这还得了,李昭仪哭得梨花带雨,苦求皇上主持公道。

恰巧遇上瑾瑜在乾清宫让朱瞻基教她画画。

听了李昭仪的哭诉,她从屏风后转了出来,看着朱瞻基不解地笑道:“怎么宫里头的事情,现在要父皇做主了吗?”

她不喜欢李昭仪,人人都说李昭仪长得像她母后,在瑾瑜看来,她那张心形小脸和母后的鹅蛋脸相比,就是没福没气量的刻薄相,比母后差了个十万八千里。不过如同宫人们私下说的,会惹父皇怜惜而已。

正被李昭仪哭得心慌意乱,朱瞻基一听瑾瑜此言,如释重负,吩咐内侍:“李昭仪的事,朕也听得糊涂,你们扶她下去,或是皇后那里,或是几位妃子那里,让她们帮着断断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