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第2/2页)

这三个孩子的性子,都不适合做帝王,不适合掌握那么多人的生死祸福。

他每每想到继承人这个问题,都会不可避免地想到弘晖,如果弘晖在的话,那就没什么可烦恼的了。

逝者已去,四爷再怎么厉害,也不可能让故去多年的人重新活过来,继承人的事儿只能早做准备。

一方面是已有的这三个孩子,即便不按照继承人的标准来培养,那也要严加要求,能严加要求出来一个合格的继承人,那就是走大运了,若是不能,那这三个孩子的性子,总能比上辈子是好一些吧。

另一方面,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头,尤其是不能放在一个不成样子的篮子里头,弘晖没了,是他和福晋,还有十四弟,心里头永远的痛。

不光是为了继承人,也为了故去的弘晖,他都想再和福晋要一个孩子,是儿子的话,那最好了,是女儿,也不坏。

若没有那份能力,可以多陪陪福晋,日后也多一个人逢年过节为弘晖烧炷香,若有那份能力,无论是男是女,继承人的事儿都不用愁了。

寄希望于一个还没有影的孩子,这实在不像是四爷能做得出来的事儿,可那又有什么办法呢,压根就没有别的选择,实在不行,就只能越过儿子去培养孙子了,再要不然就是从十四那几个儿子里挑,总得有一个合适的吧。

无论哪一种,从眼下来看,都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决定的事儿,要费的功夫多着呢。

四爷并不在意继承人的脸上有没有疤,这对于强势的帝王来说并不重要,朝臣的意见可以听取,但并不能左右他的决定,更不能左右下一代帝王的选定。

所以弘时脸上有没有伤疤,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弘时处理这件事情的手段和心态。

不得不说,这一路上观察过来,四爷心里头是失望的。

一个人被无辜揍成这样,如果选择揍回去,虽然莽撞了些,但并不受气,如果能大大方方原谅,就算不是出于真心,那说明还有几分心眼……

面对这件事情,可能有的反应很多种,弘时不言语,也不表态,一直到了府里书房,只剩!剩下他们父子二人的时候,弘时虽然开口说话了,但显然没有说到四爷心里去。

“儿子当时看到两个堂弟打架,没多想就冲过去拦着了,并没有想到会这么倒霉,这事儿不怪两个堂弟,只能说是太凑巧了,是儿子运气不好。”

四爷这回连眉头都没有皱,自己的孩子,自己心里还能没点数吗,把事情归咎于运气不好,归咎于自个儿倒霉,已经不能说是天真了,简直就是愚蠢。

蠢就蠢了,这话刚刚当着弘春和弘明的面儿怎么不说,现在只有他们父子两个人了,再说这话有什么用,让他去向两个侄子转达吗。

四爷淡定地喝了口茶,预料之中的事儿,每个孩子生出来就是不一样的,弘晖是可以举一反三的,这事儿如果是放在弘晖身上,不可能被伤到,就算是被伤到了,在他没赶过去的时候,也早就已经化被动为主动了。

弘时就得慢慢教了,这方面四爷有着完整的一套经验,都是上辈子总结过的,这辈子再教育弘时,必然可以少走不少弯路。

怕就怕这次教育出来的结果,也跟上辈子差不了太多,当阿玛的教孩子,并不是想教成什么样,就能教成什么样的,不过是尽力而为罢了。

四爷把整件事情掰碎了、揉开了,仔仔细细的讲给弘时听,有什么听不明白的地方,即便是再简单,他也会解释清楚。

这其中也包括他的猜测,孩子的八叔是这次最有可能下手的人,虽然现在还没有证据,但就算是查证据也有大致的方向。

跟前段时间与十四弟交谈的时候不同,那时候他刚来才一天,全程跟十四弟都是压着嗓子在说话,一些较为避讳的字眼儿,都是直接写在对方手上的,就怕被旁人探听了去。

但是这一回,同样也是在他的书房里面,就可以放心大胆的谈论这些事儿了,如果现在还能被人探听了书房的声音,那他二十多年的皇帝岂不是白当了。

四爷是挺放心大胆的,什么话都敢说给弘时听,但一旁的弘时,若不是一直都坐在椅子上,可能都站不稳,瞧瞧这煞白的脸色就知道,不光是疼的,还是吓的。

阿玛为人正直,不会随意编排人,更没必要在他这个当儿子的面前编排人。

八叔是群臣称赞的贤王,谦恭和善,待人礼数有加,实在不像是能做出这种事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