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第2/3页)

康熙五十三年三月十八日,万寿节上,五十五岁的德妃被册封为德贵妃,成为宫里头唯二的贵妃。

宫里的另一个贵妃,是佟家的小佟贵妃,没有生养,也没有宫权,虽然位居贵妃之位,但并不敢跟四妃相争。

跟如今的德贵妃比起来,更是一丁点优势都没有了,位份两个人是一样的,但德贵妃有封号,佟贵妃并没有。

在康熙六十一岁的这一日,德贵妃就是康熙后宫位份最高的妃嫔了。

这份圣旨来得突然,在此之前一丁点的消息都没有。

稳重如德贵妃,在接旨的时候也忍不住激动落泪。

胤祯跟着跪在后头,皇阿玛要抬举额娘,直接给了一个贵妃之位,看上去是挺大方的。

不过作为额娘的儿子,他还是希望皇阿玛能够再大方一些,若是能直接给一个皇后之位,那接下来的一切可就名正言顺了。

去掉一个八爷,就只剩下四爷和十四了,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不管是哪一个更得皇上青眼,那曾经的德妃,如今的德贵妃,都会是将来最大后宫的赢家。

皇上一直都把自己的偏心明晃晃的摆在面上,德妃在众人看来虽然不如皇上那么明显,但也并不是分毫未露。

在长子和幼子当中,这些年来德妃明显更偏爱幼子。

这也并不奇怪,一个是在别人膝下养大的孩子,一个是自己亲手带大的孩子,按理都应该是跟后者更亲。

德贵妃也不过是一个普通的额娘,这么多年确实是待十四比待四爷更好。

如果两个儿子里非要选一个,众人眼中的德贵妃,大抵会选择十四,就连康熙也是这么认为的。

在老四和十四之间,他还没想好到底选哪一个,但十四在朝堂上的权势是明显不如老四的,他把德妃册封为德贵妃,一方面是为了以后铺路,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平衡这两个儿子之间的关系。

德贵妃肯定是向着十四的,后宫与前朝息息相关,十四在前朝上不足,在后宫也能稍稍补充些。

刚刚被册封的德贵妃,在激动落泪之后,倒是很快稳住了,一方面是她心性如此,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前段时间,她就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将来。

老四也好,十四也好,还能争大位的皇子就只剩下她生的两个儿子了,那将来的太后之位还不是妥妥的,就算不看将来,只看眼前,宫里的人也对她比以往更加客气了。

至于这两个孩子里到底是谁,她原先肯定更希望是十四,但是这两年……还是老四更合适些。

十四压根就没有这个心思,这哥俩的关系也比外人看到的要好得多。

说起来这兄弟之情也挺玄乎的,早些年的时候两兄弟几乎都快成仇敌了,这两年却是好到几乎要穿一条裤子了。

十四还总是在她面前说老四的好话,一开始是拐弯抹角的去说,后来就直接多了,从宫外捎一份点心过来,都得提一提老四,把功劳算在老四身上。

这兄弟俩的感情处成这样,她反正是没什么好愁的了,谁当太子都好,还是留给皇上去犯愁吧。

******

哪怕把那么多儿子都折腾废了,已经六十一岁的康熙,还是不想立太子。

所以才会寻求老四和十四之间的平衡。

只可惜这两个都不怎么按常理出牌,尤其是年纪更小的那个,这一天天的,都不知道脑子里到底在想些什么。

十四这段时间确实挺受瞩目的,甚至已经超过了自家四哥,谁让跟四哥结仇的人比较多呢,他年纪小,入朝没多少年,办的差事少,得罪的人也少,更重要的是他曾经跟过八哥。

如今八哥倒了,跟在八哥身后的那些人,也不是都进去了,总还是剩下了……很大一部分的,剩下的这些人里,有人心灰意冷,不打算再掺和这些事,也有人是准备吊死在八哥这棵树上,不打算另择明主,但更多的都还是想要另找一处靠山。

这些人不敢去找四哥,就只能奔着他来了。

其中甚至还有十哥。

“皇阿玛没揪你和九哥的错处,已经是逃过一劫了,这个节骨眼儿上,十哥你就消停点吧,别让皇阿玛把你揪出来,你也学学九哥。”

什么从龙之功,现在不是想这些的时候,皇阿玛狠起来,压根就不会顾及什么父子之情,十哥这也算是侥幸逃过一劫,何苦再跟着掺和呢。

十爷摆摆手,“我知道十四弟说这些话是好意,不是好兄弟,谁会说这些掏心窝子的话,我之所以来见你,就是想着给我和九哥找条退路。”

十四抿了抿唇,还好兄弟呢,上辈子他们确实是好兄弟,这辈子就不能完全算是了。

“你跟十哥说句老实话,有没有打算争那个位置。”

“没有。”胤祯老老实实的道,“我没打算跟四哥争那个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