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皇家有女66(第2/3页)

苏子乔年幼之时,娇生惯养。后来被苏定方带到军队去,什么慈父那是一概没有领会过的,因为苏定方走的是黑脸严父这一路,他所感受到来自长辈的温情,在军队时主要来自裴行俭,后来入宫了,却是眼前这个高高在上的李治给予他的。

圣人不乏雷霆手段,可私下相处时,是个仁厚随和之人。

苏子乔骑射之术在一众青年之中十分出色,又有裴行俭和李绩等武将对他赞不绝口,李治在苏子乔面前也没什么架子。

毕竟,是他亲自挑选进宫的孩子,那是必须得特别不一样的,还指望着能把他培养成心腹大将的……而且别人家的孩子,总是怎么看就怎么好。

李治也乐意在私下相处时,与青年唠嗑唠嗑。

如此一来,苏子乔跟李治私下相处时,就少了几分拘谨,多了几分随意。当然,有人在的时候,青年还是十分恭敬的。

而且,青年从来都只听命于圣人。

只要是圣人说的话,即便是让他肝脑涂地,他也会毫不犹豫地冲上去。

虽然城阳长公主曾跟圣人埋怨,说苏子乔在梨花苑的时候,对李沄言听计从。小公主指哪儿,他就打哪儿。小公主那是才四岁,难道苏子乔也是四岁吗?

可那不也是因为苏子乔出宫时,圣人吩咐青年一定要保护好公主,只要公主的要求没有太过分,就都听公主的么?

苏子乔听小公主的吩咐,证明青年把圣人的话都放在心上了。

这么懂事的孩子,谁不喜欢。

李治就很喜欢,虽然心里对苏子乔挺满意,但圣人如今看青年的神情,也是很嫌弃的。

只见圣人皱了皱眉头,像是赶苍蝇似的挥了挥手,说道:“你记着就行,太平说了明天要去护国寺拜菩萨,到时候还有杨思俭府中的小娘子一起去,你带一队羽林军护送,不要惊扰了百姓。”

苏子乔应了声“唯”,就退了下去。

走出宫门,已是夕阳西下,一轮红色的夕阳挂在天边,长安城中是瑟瑟秋意。

苏子乔莫名地想起了那个傍晚。

那个父亲带着他到护国寺找玄奘大师的傍晚。

那天傍晚也是如今这样夕阳如血,父亲跟他说为将者,能为江山社稷而死,或许已经是最大的圆满。

战死沙场,马革裹尸,或许是他最终的归宿。

***

李沄要去护国寺拜菩萨,不能只是她出去,小玩伴周兰若是要带上的,两个小贵主穿上了小郎君的衣服,然后就带着男装的几个侍女出宫去了。

在大唐,穿男装的侍女是比较常见的,大家早就习惯,一看就知是大户人家的侍女,穿着男装只是为了方便办事。

杨玉秀穿着一身素雅的衣裙,跟李沄一起到了护国寺。

护国寺的方丈是个长着白胡须的老和尚,虽然不知道李沄等人的真实身份,可看她一言一行中都带着浑然天成的贵气,便笑着上前,劝说陪着李沄一起的杨玉秀捐资护国寺印一些经书。

方丈笑着跟杨玉秀说道:“两位小郎君双目有神,眉宇有英气,长大后绝非池中之物。女施主不防为他们捐资护国寺印一千本经书,也是为两位小郎君祈福,佛祖会保佑他们平安康泰,万年无事。”

杨玉秀一怔。

李沄忍不住笑了起来,便跟杨玉秀说:“杨姐姐,大师都这么说了,你就答应他吧。”

一千本经书对护国寺来说,不算什么。

大唐的国教虽然是道教,但这时候并不压制佛教的发展。

护国寺供奉着玄奘大师的舍利子,佛法无边,普度众生。

长安最不缺的就是达官贵人,这些钱都花不完的达官贵人们难免会因为亏心事做多了,便来神佛跟前忏悔,希望神佛能宽恕他们的罪过,令他们死后能到极乐世界去。

达官贵人们给护国寺出功德钱都不带眨眼的。

但李沄并不反感这些寺庙,因为此时的社会救济真的乏善可陈,像护国寺这样的寺庙,却起到了社会救济的作用。

感业寺里就专门有收留孤儿寡妇的院子,在护国寺也设有学堂以及收留病人的病坊。

方丈听到李沄的话,微微一笑,目光落在了小公主身上。

李沄又跟方丈说:“大师,我方才好像听到了读书声。”

方丈笑道:“那是护国寺学堂的孩子们在用功读书,在学堂里读书的都是寺里的小沙弥和附近的小郎君。小郎君们家里请不起西席,便到护国寺的学堂来读书认字了。”

李沄微微颔首。

方丈说在西面的禅房里有开过光的法器,几位施主不妨去看看,若是有喜欢的,选中拿走即可。

周兰若还没到寺庙来选过看过光的法器,听说了,很想去。

杨玉秀带着周兰若去禅房选法器了,李沄站在大殿的门口,望向在大雄宝殿中供奉的佛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