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有匪君子08(第2/2页)

上官婉儿愣住,她瞪大了眼睛看向李沄,一口气堵在胸腔里,堵得她心头发疼。

皇后殿下是什么意思?

难道她以前做的不够好吗?

如今她的母亲去世,尸骨未寒,难道她还不能为母亲伤心难过一些时日?!

上官婉儿神色怔然地望着眼前的小公主,她心中的情绪起伏太大,一时间竟不知该要摆出什么表情来面对李沄。

周兰若看着上官婉儿的模样,忍不住同情道:“婉儿,槿落说她和秋桐背着你去了太医署,太医署的大夫说你得的是心病。你有事情想不明白,可以去念经。我的阿娘有什么事情想不明白的时候,就喜欢念经,念着念着,她就好了。再不然,你就去誊抄经书,听说为死去的人誊抄经书,能为她们积下阴德,有菩萨和佛祖保佑,她们来世就能过得好一些。”

上官婉儿:“……”

李沄看着上官婉儿的模样,也没再多说什么。

在不确定说什么才是好的时候,最好是什么都没说。

李沄带着周兰若离开了玉兰堂。

上官婉儿虽然是奴籍,但周兰若入宫的时候上官婉儿已经是李沄的伴读。

李沄对上官婉儿虽然没有特别亲近,但向来没什么架子。

周兰若对上官婉儿,也是把她当成玩伴一样的。

平时与她聊天时的上官婉儿,总是妙语如珠的,如今却一副了无生趣的模样。

周兰若有些忧心地问李沄:“太平,你说婉儿会好起来吗?”

小公主走在洒满了月光的小径上,有些心不在焉地回答:“大概会好的吧。”

她也说不好上官婉儿到底会不会好,因为历史上的上官婉儿一直在母亲郑氏的身边待到了十几岁,才被武则天相中,封为才人脱离了奴籍。

可是如今许多事情都已经脱离了原有的轨迹,上官婉儿如今不过**岁,却遭遇这样的巨变。

父母在世,纵然一年到头见不了几面,心中尚有归处。

可是如果父母不在了呢?

看上官婉儿的模样,她自从出了掖庭之后,虽然不曾提过对母亲的想念之情,可是一个从小就与母亲在掖庭相依为命,母亲还能将她教导得如此出色的,郑氏想必是个端庄雅丽又有智慧的女子。

即便是上官婉儿离开了掖庭,她仍是女儿的精神支柱。

郑氏骤然病逝,对上官婉儿来说,宛若失去了主心骨。

成人尚且不能短时间内从悲伤中抽身出来,更何况她不过是个小女孩。

可是,那又能怎样呢?

深宫内苑,从来都不相信眼泪。

周兰若歪头看向李沄,然后拉着她的手顺着小径回去。

小萝莉性情天真可爱,但出身贵胄,对许多事情的认知是深入骨髓的。纵然她心中觉得上官婉儿是她的玩伴,也愿意表示关心,但要说她认为上官婉儿多重要,却并不然。

没了上官婉儿,皇后舅母还会找其他人来替代上官婉儿的位置。

周兰若很快把上官婉儿的事情抛诸脑后,用轻快的语气跟李沄分享她回公主府时听说的趣事。

那无忧无虑的声音仿若夜间的被吹响的风铃,洒落那满是月光的路上。

上官婉儿仍旧坐在台阶上,一动不动。

太平公主是皇后殿下和圣人最宠爱的公主,就只因为想到年幼的太平公主在宫中独自一人,未免过于孤单,所以皇后殿下将她从掖庭中放出来,陪小公主读书。

如果皇后殿下不再需要她陪着太平公主读书,那她还能做什么?

上官婉儿打了个寒战,她不想回掖庭。

纵然她每次想到母亲阖上眼睛,与世长辞的场景,心中总是在恨,心想要是当初她没有离开掖庭就好了,说不定有她陪着母亲,母亲就不会生病,也不会早早就离开了她。

与失去母亲相比,她宁愿与母亲一起关在掖庭之中。

可是如今母亲已经去世,掖庭之中再无人能庇护她。

想起那些在掖庭中的日子……上官婉儿本就苍白的脸色,此刻更显病|态。

她好不容易从掖庭里出来了,为什么要回去?

那个地方,从来就不是人该待的地方。

她会是太平公主的伴读,除了皇后殿下和圣人,是没人能改变的。

她为什么要让自己已经得到的东西溜走?

上官婉儿深吸了一口气,站了起来。

因为坐得太久,她的双脚发麻,似乎是忘记走路该是什么感觉,每走一步都觉得十分艰难,艰难到她想落泪。

但是没关系,忘了的事情她会想起来,纵然艰难,但每一步她都会走得很稳,很稳。

小女童单薄纤细的身影站在月光下,安静地仰头看着天上的明月,一粒晶莹从她的眼角滑落,随即无声无息地消失在鬓角。

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