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有匪君子46(第2/4页)

城阳长公主看着儿子窘迫的模样,忍不住笑,“这有什么关系?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你的父亲也是关心你。”

薛绍:“……”

城阳长公主又问:“当真没有中意的么?”

薛绍被母亲问得耳根发红,嘟囔着说道:“阿娘问这个干什么?莫非是绍儿有中意的小娘子,不管人家有没有定亲,您与阿耶都能为我讨来么?”

城阳长公主一愣,“什么?绍儿中意的小娘子竟是已经定亲的?”

她不过是随口一问,逗弄一下儿子。谁知却听到这么一句话,心中大惊。

城阳长公主看了薛绍一眼,忧心忡忡地问道:“那个小娘子是哪家的?她多大了?定亲之事还有没有回旋的余地?”

薛绍听着母亲的话,顿时尴尬到不行,他不过是随口说说,阿娘怎么就当真了?

少年哭笑不得地打断母亲的话,“阿娘,儿平日不是在宫中就公主府里,又怎会有什么中意的小娘子。儿刚才只是随口一说,您怎能当真呢!”

城阳长公主愣住。

春风吹过,枝头上的垂丝海棠被风吹落,打着旋落下,有花瓣落在了城阳长公主的头发上。

薛绍动作小心地替母亲将发丝的花瓣取下,却发现母亲乌黑的发间,夹杂着几缕银丝。

少年动作一顿,心中涌起了一股难言的苦涩。

也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母亲一头乌黑的青丝悄然长出了白发。

少年的指腹轻触那几缕银丝,又想到如今卧床不起的父亲薛瓘,眼底有些微热。

城阳长公主却没发现他的异常,只是笑着说:“阿娘听到绍儿说有中意的小娘子,便当真了,哪儿想到那么多?好啦,绍儿也别怪阿娘了,阿娘对绍儿,是关心则乱。”

说起来,这些年薛绍不是在宫里就是在公主府。

在宫里的时候他与表兄李旦同吃同住,宫里除了太平和永安两个小贵主之外,其余的小娘子都是低眉顺目服侍人的,他又怎会有看得上眼的?

去年初冬搬回公主府之后,他除了服侍父亲用药,其余时间都窝在幽篁馆里读书。少年偶尔也会去英王府李显表兄那里去串门,可他每次去英王府回来,与母亲说的不外乎是李显表兄又在折腾什么生意经,也从未听他说起遇见了哪个年龄相仿的小娘子。

城阳长公主想起了比薛绍小了三岁的太平公主。

当年李治安排了薛绍住进宫里,她本以为薛绍与太平的婚事是顺理成章的。

可薛绍住进宫里没多久,就横空杀出了一个武攸暨

武攸暨是皇后殿下亲自为她的父亲武士彟选的继承人,刚入宫时,尚不满七周岁。

武攸暨跟他的皇后姑母武则天一样,从读书到入朝都不走寻常路。

周国公年少时在诗词歌赋上没什么特长,在算学和画画上却特别有天赋,于是拜入阎立本门下,当了阎立本最后一个亲传弟子。

剑走偏锋,年少成名。

武攸暨在九岁的时候,在皇后姑母的偏爱下,就被圣人钦点为安西都护苏子乔设计府邸,随后又成为百草园的设计师,英王李显和如今即将出宫建府的李旦,两位亲王府邸的设计都出于武攸暨之手。

那也就罢了,关键是武攸暨与护国寺的高僧历时五年,画了一幅从巴蜀修到长安的陆路地图。

那幅地图由杨思俭献给太子殿下过目,再由太子殿下献给了圣人李治。

李治见到那幅地图,十分惊喜,赞叹若是大唐少年,都如同武攸暨这般出色实干,大唐的未来,便如日中天。

可见李治对武攸暨的赞赏之情。

城阳长公主想到这些,便再也笑不出来。

她心里有些可惜,却知道眼下不是讨论这个事情的时候,太平公主如今才十二岁,她的阿兄怕且是想都没想过女儿下降的事情。

当今圣人可是把女儿当成心头肉的,谁敢动一下,那都是罪大恶极。

要是如今就有人劝说他考虑太平公主未来驸马都尉的人选……城阳长公主觉得她的阿兄能板着脸叫人家滚。

这才十二岁呢,就打着要把小公主从他身边带走的主意。

不想好了么?

满朝文武,也没有谁会那么没眼色。

城阳长公主没有再取笑薛绍,薛绍却有些不淡定了。

少年似乎是生怕母亲再问他什么娶妻之事,左顾右盼地说道:“二兄呢?平时这个时候他该来向您请安了,如今怎么还没看见他?”

城阳长公主顺着薛绍的话转移了话题,温声说道:“他今日夜里要留在宫里当值……”

薛绍听到母亲不再说那些婚嫁之事,心里松了一口气。

父亲的病情不见好转,他又哪儿来的心情想那些儿女情长呢?

少年心中这么想着,脑海里却忽然浮现出一张动人的笑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