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有匪君子58(第2/3页)

李沄抬眼,盈盈水眸瞅向苏子乔,笑道:“恰好子乔也在,不如与我一同前去,为小六掌眼罢?”

苏子乔:“……”

为小六掌眼?

想来小公主是在为永安县主挑选郎君。

苏子乔没忍住,看了李沄好几眼。

李沄却朝他眨眼,声音含着笑意叹息道:“莫非苏将军在西域待了几年,架子已经大得连小五请不动了?”

苏子乔莞尔,笑道:“某并未说不去,不知五郎君何出此言。”

***

薛绍和武攸暨到裴府的时候,李沄已经和周兰若在裴府的书阁里跟宋璟说话了。

虽然李沄说让苏子乔来书阁为周兰若掌眼,那不过是玩笑话罢了。

苏子乔避开了会客的时间点到裴府,想来是有事情要找裴行俭的,再说了,将苏子乔放在一群少年郎之中,那场景怎么想就怎么怪异。

水荭引着两个小郎君进去书阁的时候,笑着说道:“五郎君本是亲自出来迎接周国公与平阳县子的,谁知中途遇见了苏将军,便让水荭来了。”

薛绍一怔,“苏将军?”

武攸暨却是笑问:“可是刚从西域回长安的安西大都护苏子乔,苏将军。”

朝廷之中,能有哪位苏将军能让太平如此上心?

除了苏子乔,武攸暨都不作其他的猜测。

水荭笑着点头,“不错。”

薛绍一听苏子乔的名字,又是一怔,然后问道:“如今苏将军跟五郎君一起吗?”

水荭:“苏将军是来拜访裴尚书的,五郎君只是与他寒暄了几句。”说着,已经将两人引到书阁的门口,水荭做了个请的手势,“两位郎君,请。”

两人微微一笑,便进去了。

李沄和周兰若正在跟宋璟聊天。

说到聊天,最重要的便是投其所好。宋璟博学多才,羯鼓敲得是出神入化,能与李旦媲美。

李沄和周兰若自幼在李旦的鼓声下跳舞,对羯鼓了解也甚多,因此不论是在诗词文章还是音律上,都有话可说。

周兰若性情活泼,能说会道,又有李沄在旁坐镇,几人的气氛竟也十分融洽。

宋璟从未见过如此性情的两位小郎君,与他平日交往的人全然不同,心中诧异之余,又觉得惊喜。没想到裴尚书的客人之中,也有如此妙人。

而这时,周兰若见到了武攸暨和薛绍,笑着站起来,“两位表兄来了。”

原本坐在案桌前的宋璟见到薛绍和武攸暨,微微一怔。

同朝为官,几个少年郎私下都是有交情的,宋璟却不知道薛绍和武攸暨,是眼前两位小郎君的表兄。

薛绍是城阳长公主的幺儿,如今在大理寺挂职。

武攸暨是周国公,工部员外郎。

宋璟:“……”

宋璟忽然有种自己掉进了龙潭虎穴的感觉,这两位自称是李五和周六的小郎君,似乎是什么了不起的人物。

***

裴行俭正在裴府西面的跨院里跟苏子乔说话。

苏子乔于半个月前从西域回到长安,李治将他召回,正旦的时候他还会以安西大都护的身份向朝廷述职。

等述职之后,会给他安排新的职务。

苏子乔在裴行俭面前,不似在部下面前那样冷凝着脸,他语气徐缓,跟裴行俭说着如今西北边境的局势——

“前年的时候,突厥进犯边境,吐蕃要来大唐求亲,他们是早就勾结了。这两年关中天灾不断,圣人身体每况愈下,吐蕃国相钦陵在对外部的野心,比其父禄东赞要更大些。”

裴行俭没吭声,只是听着。

“当年薛仁贵将军大败吐蕃,吐蕃也休养生息了好些年。国富民强,心中自然便是想着开疆拓土。两年前,钦陵趁着突厥进犯大唐北境,提出和亲,我料想他那时是想着若是圣人不答应和亲,便趁机光明正大的与突厥周围的部落相勾结,进犯安西四镇,抢夺西域的控制权。只是中间突厥与几个部落之间发生了内讧,本已进犯北境的军队忽然撤回,大唐与突厥才免于一战。不过,近几年境内消耗较多,吐蕃兵力强盛,突厥如今又是依附于吐蕃,我担心西北边境安宁的日子不长了。”

从仪凤二年开始,到如今调露元年。

这三年间,大唐百姓的日子并不好过。

虽然说当年从英王的百草园培育出的番薯,如今已经在大唐境内种植,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粮食紧张的问题。可这几年关中天灾不断,圣人李治又在修巴蜀到长安的陆路,国库又开始空虚。

前年长安地震,河南河北大旱;去年又洛水泛滥,冲毁房屋上万间,东都闹起了饥|荒,到冬天又极冷,还有人被冻死;到了今年,又是关中闹饥|荒……这么多的天灾**,国库能不空虚吗?

百姓遭逢天灾三餐不饱,流民土匪也就多起来,动不动还得出兵去镇压一下那些自立为王的土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