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有匪君子66(第2/3页)

那是从未有过的。

李治看着武则天那有些错愕的神情,原本在心头的烦恼一扫而空。

还是太平说的好,想要奖赏哪个人,是否斩杀战俘,说到底还是他跟皇后的事情。裴炎那些人来凑什么热闹呢?

有时候想的太多,未必是好事。

可是不想又不行。

思来想去也没有万全之法的时候,不如就粗暴直接一点。

“媚娘啊……”

李治慢悠悠地喊了武则天一声,语气有些感慨,“我们之间,应该是什么话都可以好好说的。”

武则天:“……”

斩杀战俘一事,最后还是作罢。

圣人李治说了,大唐开国以来,对周边四夷都是十分友好,此时大开杀戒,只会令周边诸国看不起大唐。大唐泱泱大国,万国来朝,何必在此事上有失风度?

天子都这么说了,旁人也不能多说些什么。

俘虏就是俘虏,不杀他们,把他们控制在长安,难道他们还能上天不成?

战俘如今不杀了,打了胜仗的士兵们该赏的也赏了,对于主帅和几个副将,圣人却还没什么表示。

满朝文武,谁也猜不透天子的真正想法。

身为副将之一的苏子乔,此刻还在府里闭门思过。

那天苏子乔在紫宸殿顶撞了圣人,在大雪里跪了个把时辰之后,就被赶出宫了。

苏庆节得知此事的时候,吓得三魂不见了七魄。

顶撞圣人?

子乔这小兔崽子哪来那么大的勇气,竟然在殿前顶撞圣人?!

苏庆节心里担心极了,又怕苏子乔因此有什么意外,憋了一肚子的无名火,等着苏子乔回来便要劈头盖脸地削他一顿。

可见到苏子乔的时候,青年的官服都已经被融了的雪湿透了,发冠也是湿漉漉的,本来准备了长篇大论的苏庆节,倒抽了一口气,二话不说,就把人赶去换洗衣裳,然后备上驱寒的汤药。

忙完之后……酝酿了半天的长篇大论正要说呢,苏子乔就一脸正色地跟兄长说道:“我惹圣人生了天大的气,要不是圣人平日节俭,我觉得他那时都要拿手里的玉石砸我了。”

苏庆节:“……”

“阿兄别担心,圣人气归气,大概是不会砍我脑袋的。大不了,我就不当将军了,没事的。唔,此事也不会牵扯到阿兄的。”

苏庆节:“…………”

这没心没肝的兔崽子,竟然以为他在这儿等着就是担心自己会被牵连?

苏庆节气得脑壳疼,原本的长篇大论也被气得忘词了。

“苏子乔,你就混账吧!”

苏子乔看了咬牙切齿的兄长一眼,淡笑着说道:“阿兄先前还嫌我天天出去喝酒,如今我被关在家里闭门思过,不好吗?”

苏庆节被气得忘了担心难过,拂袖而去,并且还对天发誓他要再为苏子乔操心,他就不是人。

可是转而,苏庆节就放弃了做人的想法。

苏庆节去了裴府见裴行俭,无奈又头疼地问:“父亲当年将子乔交给你,你怎么就把他教成这模样?”

裴行俭无言以对。

说起来,也是惭愧。

苏子乔顶撞李治的事情,裴行俭是知情的。可裴行俭也不能去为苏子乔说情,此事是针对他而来,他要是去为苏子乔说情……大概下一个被针对的就是苏子乔。

裴行俭默默叹气,“如今圣人没打算斩杀战俘,说明子乔顶撞得没错。可他也该罚,谁让他那么没大没小的跟圣人硬着来?也该让他受点苦头磨磨性子了。”

苏庆节用充满怀疑的目光看向裴行俭,“受点苦头?磨磨性子?”

呵。想太多了。

年幼的苏子乔被扔到西域吃沙子,也没见他性子磨得有多好,倒是越来越难以应付了。

软硬不吃,油盐不进。

苏庆节头疼地掐眉心,跟裴行俭吐槽道:“我为子乔说过的亲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如今人家大概都在庆幸没把闺女嫁给他。”

裴行俭:“……”

关心苏子乔的人,都为他捏了把汗。可在家里闭门思过的苏子乔,日子却并不像旁人想象的那么难过。

有什么好难过的呢?

他就是顶撞了圣人,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做过的事情后悔也没有用。

——更何况他不后悔。

被关在府里的苏子乔难得没被昔日的狐朋狗友叫去喝酒,也没什么军务在身。

于是苏子乔整理起从西域带回来的行李,以及当初从国公府搬到将军府时,还没来得及细看的物件,其中不乏有一些书信和他整顿军务和行军打仗时写的札记。

在那一箱箱的物件里,有个樟木箱子就特别显眼。

一个个箱子堆在一旁一点不讲究,唯独这个方方正正的樟木盒子特别排场,被放在案桌上,案桌上除了樟木盒子,就没别的物件。

就显得这个樟木盒子十分重要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