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歌尽风流17(第2/2页)

上官婉儿柔顺应道,“婉儿知道。”

武则天停在湖边的一个观景点上,时近黄昏,天边是红色的晚霞。她的目光落在几乎跟天色一样的湖面上,感叹着说道“从前圣人还是皇太子的时候,许多事情喜欢与我对着做。可是如今他登基了,坐在他父亲曾经坐过的位置上,他终于明白该要跟母亲一条心了。”

先帝在的时候,圣人李弘跟太后早已离心,许多事情,母子俩意见相左。

只是有先帝坐镇,李弘和太后再怎么离心,也是小打小闹。

虽是小打小闹,却也伤感情。

上官婉儿笑着与太后说道“太后用心良苦,圣人终是会明白的。太子殿下每天都到上阳宫来陪太后,那不正是圣人的意思么?圣人希望能让太子殿下替他挽回太后曾经伤过的心呢。”

武则天闻言,笑了起来,“我的婉儿,真会说话。”

哪能是圣人想挽回母亲曾经伤过的心呢?

但是武则天并不在意这些事情,李弘登基之时,她心中感情还是十分复杂的。

她和李治的这个嫡长子,自幼就是当成未来的天子培养的,心系天下,几乎毫无疵瑕。他登基,是民心所向,她若是想在朝堂与他夺权,那势必会是一场恶战。

李弘什么都好,就是身体不好。

她有的是耐心,犯不着为了眼前的一点利益之争,坏了她这么多年积累的声望。

圣人是快要不成了,没有人害他,是他命该如此。

李弘要是没了,自然会有新帝即位。

李天泽是三岁的无知侄儿,可他是圣人唯一的子嗣,他继承帝位,顺理成章。

可李天泽年幼,谁来把持朝政?

到时,即便她不主动出面,自有人来请她。

湖面一只飞鸟轻点湖面,从水面掠过。

武则天忽然想起太平长公主,转头问上官婉儿,“太平这两天没入宫,是在忙什么呢?”

上官婉儿闻言,抿着嘴笑道“长公主去了百草园,苏将军也过去了。听说英王在百草园里,又被长公主埋汰了,很是郁闷呢。”

英王李显从小到大都是太平长公主的冤大头,从未被超越。

几个儿子在太后眼里都不重要,唯独女儿很重要,她笑着说“难得她有心情玩耍了,婉儿,让尚药局做一些长公主喜欢的点心,送去百草园。传我话,让长公主多玩几天,不必急着入宫。”

初冬,长安北风萧萧。

永安县主周兰若到了公主府去陪李沄,李沄坐在藕香榭的暖阁里,身后靠着大迎枕,有些懒散的模样。

永安县主的宋郎文采风流,很受圣人李弘的青睐。李弘喜欢这种没有太多背景的纯臣,心系天下,一身正气,因此将宋璟调到了御史台。

御史台是朝廷弹劾官员的地方,直接对圣人负责。

御史台的人每天都顶着满脑门的官司,专职找茬。如今的御史中丞是狄仁杰,狄仁杰在户部的时候表现出色,什么账经他手,总能看出点门道来,这是能做事的人。

狄仁杰和宋璟,不仅是圣人欣赏的,也是太后欣赏的。

提拔这两人,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圣人高兴,太后也觉得欣慰。

就是永安县主有些不习惯,永安县主跟太平长公主一起靠在大迎枕上,捏着长公主白玉似的手,嘀咕着说道“原以为他到了御史台后,会稍稍变得圆滑些,结果呢?他倒是越来越像是一根棒槌了,说话居然比从前更尖锐直接。”

李沄闻言,忍不住笑。

“怕什么?”李沄不以为意地说道,“即便他是一根棒槌,无数人看他不顺眼,可他仍旧是圣人和太后喜欢的大臣,谁能奈他何?”

永安县主无语,她默默地看了李沄一眼,“万一有一天,圣人表兄和太后舅母都不喜欢他了呢?”

又万一,圣人李弘不成了,太后也失势了呢?

墙倒众人推。

到那时,宋璟怎么办?

永安县主已经不再是过去那个无忧无虑的少女,她早已为人|妻、为人母,先帝驾崩,权力更迭,她已经见识过强权的无情。

李沄默然,她转头,那双明眸凝望着周兰若。

长公主脸上露出一个温柔的笑,伸手刮了刮永安县主的侧颊,笑道“如果有万一,永安还有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