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201(第2/3页)

上官婉儿别有深意地看了冯小宝一眼。

冯小宝没有发现上官婉儿的目光,他只是想到刚才李沄跟他说的事情。李沄跟他说,在护国寺藏经阁三楼的一个柜子里,有一本叫《大云经》的经书,那是当年玄奘法师从西域带回来的经书。那本经书是梵文所写,妙空大师懂梵文,曾经跟长公主说过经书记载的故事。

《大云经》里记载的,是当了一国之君的女子死后成佛的故事。

冯小宝天天往护国寺跑,当然不是要修炼佛法的。当今太皇太后主政,虽然有高宗皇帝的遗诏,可她心里觉得只有高宗皇帝的遗诏还不够,总想折腾出一些祥瑞和上天旨意之类的事情出来给百姓洗脑。

如今佛教盛行,寺庙除了烧香拜佛之外,更兼顾着许多的职能,收容流离失所的老幼妇孺,有为穷人看病的病坊,也有学堂……林林总总,在民间影响很大。太皇太后笃信佛教,也寻思着用佛教的方法,让大唐的百姓接受她的统治。

这才是冯小宝为何隔三差五就往护国寺跑的原因。

他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到底有什么好的方法能令太皇太后有个显赫的转世传说,正头疼着呢,太平长公主就跟他说了这么一件事情。

冯小宝简直要乐疯了。

乐得心花怒放的冯小宝跟着上官才人去了上阳宫,路上还在琢磨着明日大早,便即刻去护国寺找那本《大云经》。

***

在冯小宝去了上阳宫找太皇太后的时候,李沄去了护国寺。

在护国寺的禅房中,李沄和妙空大师相对而坐。

妙空大师坐在李沄的对面,面上带着微微的笑容,徐声说道:“东都的洛水发现了一个白玉盘,天降玉盘,玉盘上还刻有一个武字,有人说那是上苍传达旨意给天下之人。”

武是谁?当然是坐镇宫中的太皇太后。

但凡改朝换代,又或是哪个人想要篡夺政权,总要师出有名。

君权天授,不论太皇太后是垂帘听政,还是真的把李天泽变成皇太孙她自己当天子,都要有名目。

前些日子武三思还让人编了个小故事到处传播,说当年荣国夫人杨氏怀孕的时候,做了个梦,梦中有y-i条l0ng从天而降,将她掳走了。梦醒后,杨氏便呕吐不止,请大夫来看,是有喜了。那时杨氏腹中怀着的孩子是谁?当然是当今的太皇太后。

这个梦,可就太有意思了。

李沄听说了武三思编的梦时,心中便在琢磨着在母亲称帝之事上,何时推波助澜比较合适,。

毕竟,什么武承嗣武三思冯小宝这些人都在为母亲的大计费尽心思,她身为女儿,也该表示一下。

大势不可挡,她又知道的比旁人多,为母亲分忧不过举手之劳。

李沄手里拿着一串佛珠,眉目不惊,“洛水祥瑞的事情是武承嗣安排的。”

武承嗣本是太常寺卿,洛水祥瑞的事情他办得很漂亮,先是发现玉盘,紧接着就说是天降祥瑞,当今太皇太后就姓武,上天的意思应该是太皇太后能让大唐的子民都过上好日子。

任何大逆不道的话,到了文人的手里,都能润湿地很漂亮,都能写得十分理所当然。

武承嗣让人就洛水祥瑞写了不少文章,到处流传。

太皇太后对此事十分满意,太常寺卿武承嗣摇身一变,当了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

妙空大师又说:“武承嗣和武三思为太皇太后分忧,颇有成效。冯小宝有心助太皇太后一臂之力,可惜翻遍了藏经阁,都没有找到他想要的。小僧去问他,到底在找什么,他便一脸茫然。”

穿着一身白色僧服的大师眉目沉静,宛若行走在人间的优钵罗花。只见这朵优钵罗花叹息着轻轻摇头,说道:“这位冯小宝,在藏经阁中宛若无头苍蝇,到处乱撞,却不知道自己该要找什么。”

李沄将手中的佛珠放下,端起案桌上的热茶,笑道:“没事,他先前不知道他要找什么,明天就该知道了。”

妙空大师双手合十,跟李沄说道:“愿长公主指点迷津。”

李沄抿着唇笑,她朝妙空大师眨了眨眼,说道:“此事关键不在我,在大师。”

妙空大师一怔,心中忽然涌起不股不祥的预感,“在小僧?”

“嗯。”长公主笑意盈盈地点头,然后很愉快地跟妙空大师说了《大云经》的事情。

妙空大师听得目瞪口呆,“长公主,藏经阁里没有《大云经》。”

李沄:“没事,先前没有,明天就有了。”

妙空大师:“什么?”

太平长公主跟冯小宝说的大云经,当然是有的,但是在哪儿,长公主不清楚,也没那本事找出来。

但要编一个,那是绝对有本事的。

长公主跟妙空大师说了大云经的故事梗概之后,将手中茶杯已经凉了的茶一饮而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