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203(第2/4页)

永安县主的郎君宋璟,如今已经是御史台的一把手,御史中丞。御史中丞直接向圣人负责,专职找茬,每天都顶着一脑门的官司。

至于先前的御史中丞狄仁杰,已经到了中书门下。

说起宋璟,永安县主神情犹豫了一下,可是很快,对宋璟的牵挂敌不过对长公主的担心,她在李沄身旁坐下,说:“宋郎不重要,他自从当了御史中丞后,忙得脚不沾地。”

长公主显然没想到永安县主居然会冒出“宋郎不重要”的话来,她内心小小地同情了一下宋璟后,心情美滋滋的。

李沄拿了一个桃酥,慢条斯理地吃完之后,又跟周兰若说:“宋璟不重要,那夷光怎么办?”

夷光是周兰若和宋璟的女儿,小家伙今年三岁多,聪明伶俐又可爱。在杏子林里,夷光跟小圣人李天泽玩得很好,李天泽回了大明宫后,还心心念念着夷光小表妹。

李沄也很喜欢夷光,因为夷光像极了幼年时的周兰若。

说起女儿,周兰若倒还小小地纠结了一下,纠结过后,便十分郑重地说道:“苏将军军务繁忙,想来没那么多时间陪你。槿落和秋桐虽然善解人意,可哪有我懂太平的心意?我还是留在公主府里照顾你。”

李沄失笑。

武攸暨只是端着茶盅笑,他看着李沄如今眉目舒展,像是换了个人似的模样,心里也有着说不出来的高兴。

他抿了一口茶,将手中的茶盅放下,温声说道:“上个月柔奴在扬州为薛绍生下了一个小郎君,如今太平也要当阿娘了,好歹是没被比下去。”

昔日在大明宫里一起长大的小伙伴,李显和李旦就不说了,两位亲王的孩子如今都启蒙上学了。武攸暨去年的时候当了父亲,薛绍上个月当了父亲,唯独李沄一直没有孩子。

长公主和驸马大婚都六年了,还没有子嗣,难免有嘴碎之人。

太皇太后表面上虽然不曾说过什么,暗地里也为这个女儿发愁。

换了谁不都得在心中嘀咕,到底是长公主的问题还是苏将军的问题?

嘀咕归嘀咕,谁也不会那么没心眼,跑到苏将军和长公主面前去找不痛快。

太皇太后觉得她的女儿,有没有为苏子乔生下一儿半女都没什么关系,难道苏子乔还有那胆子嫌弃长公主不成?可心里,到底觉得这是一桩心事。

成婚生子,是人伦大事。

长公主是天之娇女,可她到底是个女子。

太皇太后也曾含蓄地问过长公主,她和苏子乔为何迟迟没有子嗣。谁知长公主只是笑嘻嘻地抱着母亲的胳膊,说缘分天注定,缘分没到,所以还没有,等缘分到了,就有了。

长公主说了跟没说一样,太皇太后也拿她没辙。

如今总算是传来了好消息,别说是太皇太后和周国公这些人,就是长安城里的百姓们知道长公主有了身孕,都替她高兴。

李沄从不认为有了孩子她和苏子乔的幸福才会完整,甚至还觉得这个孩子来得早了些,该要再等等的。

可既然来了,那就是注定的缘分。

以子乔的年纪,也确实该当父亲了。

李沄心里也觉得高兴,接下来的几年是母亲叱咤风云、改朝换代的时候,母亲手中有大把可用之人。如今狄仁杰也到了中书门下,等裴行俭退下来后,狄仁杰担任中书令是大概率事件,御史台也有宋璟这样一身正气的人坐镇,至于父亲这边的叔伯,全部都圈禁在长安里,怎么扑腾也扑腾不出长安,生不出什么乱子来。

李沄觉得自己想要保全的,都是好好的,就挺好。

李沄想,横竖没事,这几年就在公主府里养养孩子,然后带带李天泽和夷光玩,那也挺好。要是绍表兄家的小郎君也在长安,那就更好了。

想到薛绍家的小郎君,李沄不免有些好奇,跟永安县主说:“不知道绍表兄家的小郎君是什么模样?像柔奴多些,还是像绍表兄多些?”

周兰若也没见过薛绍家的小郎君,当然说不上来到底是像谁多些,她想了想,说道:“柔奴和绍表兄都长得好看,小郎君长得像谁都漂亮。”

李沄想起第一次在大明宫见薛绍的时候,那时候薛绍不到五岁,呆萌呆萌的,长得漂亮极了。如果绍表兄的孩子都净挑父母的优点长,也不知日后该是怎样令人惊艳的男|色。

周兰若:“不知道绍表兄在扬州怎样了。”

武攸暨神色莞尔地瞥了一眼周兰若,“那时候他要走,我们都去送行就你不去。如今人都走了,你又天天念叨。”

周兰若默默地瞅了武攸暨一眼,“我怕去了之后会泪洒当场,徒增难过。如果攸暨表兄也要离开长安,我也是不会去送行的。”

武攸暨:“……”

武攸暨抬手揉了揉太阳穴,温声说道,“薛绍在扬州挺好的,苏将军巡视军务的时候,便与薛绍一起联手zhe:n压当地想要谋反的势力。前几日,薛绍递了一个折子到朝廷,折子里说到春夏之际,运河容易发生洪涝,他考察了当地的情况,想向朝廷请款治理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