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求亲(第2/4页)

抄家行动前,李朔和李充都对参与官兵、差役和外援进行了规则说明,一个个工作的积极性被提高到最大值。开始时,李朔、李充在抄家完成时抽查人员时,发现了个把私拿的,当场斩了,并且表示当天的工分都被扣了,那私拿财物的人引起全体工作人员的极大公愤,之后人人互相监督。

他们可是都看得清楚,那些贪官家里有多少钱的,便如漕运总督家里,能抄出三百多万两银子。当时负责抄家的也才一千多人,后期清点记账的也就两百来人,所以即便只有两成用来给大家按职级工分来受赏,大家职位高的能得一千两,职位低的也能得二百多两,哪里比这发财快,而且还合法。便是钱不多的贪官手里,也有十几二十万银子,他们出一回工也能赚到不少钱。

后期时,江苏的官兵也听说了,那些没有涉案的官兵个个眼红,于是李充前去收编,从前人人厌的李充受到了英雄一样的礼遇。

浙军发够了财,后期也让江苏本地的官兵分润了一些,他们也就与从前的官僚团队分离了。

到了江苏的事件结束,人人排队领到了钱。浙军返回时,中下层没有什么大案的人个个盼望司马煊前往浙江反腐,他们可以为王爷效犬马之劳。

其中漕帮帮忙运输、出工保护,司马煊让他们拿着单据,后期找李充领赏的。

事后,司马煊见下属人人眉飞色舞的,才觉迎春这做法的巧妙。

其实迎春也是学会“利益均沾”、“打土豪,分田地”和“革命本质是拉拢朋友打倒敌人”。任何夺取利益的行动,孤家寡人独吞利益都是没有好下场的。

一直忙到九月,眼见事件进入尾声,司马煊想着回京复命的事。

司马煊又招集了李朔、李充、林如海及迎春一起在知府府衙开会议事,其他人倒是关心运巨额财物、朝廷重犯回京以及安排新官员的事。

但是唯有迎春还在想着别的事,等他们商议完,迎春笑着说:“李知府、林姑父,你们知道这扬州地界哪位书生话本写得最好?”

司马煊道:“念萱,你想看话本,找人去寻就是。”

迎春笑道:“谁说我想看来着,我是想写一个话本,但是我自己没有时间。”

司马煊说:“此事也不必拿到这里来说。”

迎春道:“这可是至关重要,怎么能不说?”

李朔似有所悟,说:“王妃这话本是关于江苏这件窝案的?”

迎春点点头,道:“无论是淮扬,还是京城,又或者天下,皇上与我们将要面对舆论的无限压力。我们打好了反腐追银之战,也得打好舆论战。那些贪官污吏许多都是文人出身,别的不行,颠倒是非的能力非同小可。我就想让人写一个本子去市井百姓中流传,就写一个异域故事,就是锐意进取和心怀苍生的国主派了能臣反腐得罪贪官群体,然后贪官群体或者他们的亲朋深恨国主,完全忘记忠义,极力抹黑国主,说他刻薄寡恩、杀人如麻、荒淫无道……其实这种事咱们中原也比比皆是。“

林如海吓了一道,说:“这事……皇上只怕会怪罪。”

迎春道:“此时,皇上在京中面临的压力一定是巨大的,难道皇上便不想向天下人解释吗?不想天下百姓理解他的苦衷吗?”

迎春心想:如历史上的雍正皇帝,还要写《大义觉弥录》以期消弥天下对他的反对和确立自己的中国皇帝的正统性。雍正皇帝连“华夷之辩”这样敏感的事都要想辩赢,难道当今不想确立他反腐的正确性,不想得到舆论胜利和民心吗?难道他想吃秦始皇、商纣王吃的舆论大亏吗?

李朔想了想,说:“这事儿是大,但是可以先写出来,呈了圣上御批,之后如何做,圣上总会有所表态。”

司马煊点了点头,说:“那便寻个会写的书生来。”

迎春忽道:“不如也先别找了,让林妹妹试试!”

林如海没给吓死,说:“小女如何能写这个?”

迎春笑道:“这可比写诗容易一些,我跟她说一说故事的主线,她定有巧思。”

林如海说:“不成,不成!”

迎春说:“最多这样,皇上见了喜欢,就说是林妹妹写的;皇上见了大怒,就说是我写的。姐妹一场,我总不忍害她。”

司马煊心想:书生到底是外男,也不是和大家是一条船上的,更没有林黛玉这么了解迎春的意思。

司马煊道:“林大人先别推辞,便由念萱找表妹议一议。”

林如海道:“小女还不满十一岁,若是传了出去,她……”

迎春笑说:“林姑父,我知你心思。若是林妹妹为我分忧,我累了她的前程,我就负责将来给她找个好夫家。便是天下男人皆狭隘,林妹妹这样绝世才华的绝世美人都找不到好夫家了,我便请我家王爷娶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