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真真假假(第2/3页)

“已经有报社对此案进行报道了?”

薇拉一挑眉,假装惊讶地问,“也就是说,已经提前有其他报社记者过来采访过了?”

戈登一顿,深深看了薇拉一眼,过了片刻才慢吞吞地道:

“啊,就在昨天,《纽约时报》的记者才来过一趟,《华盛顿邮报》、《联邦日报》、《大众邮报》这三家报社,也就此案采访过我,而《每日纽约》的编辑刚刚致电我——真是没想到,只不过是沾染了‘蝙蝠侠’这个名字,这件发生在哥谭的案件就获得了整整五家报社的关注。”

戈登的本意是警告薇拉以及她背后站着的《华盛顿先锋报》,让这些报社别太过分。

——他知道薇拉之前张口就说“暗恋蝙蝠侠”是骗人的,薇拉这么说,无非就是想从他这里拿到第一手资料。

可万万没想到,被警告的对象非但没有任何畏惧,反倒露出了狡黠的微笑。

薇拉:“好的,谢谢您的帮助,戈登先生。”

戈登:“………”

最关键的情报终于套出来了。

从一开始,薇拉压根就没想着从戈登这边得到什么情报,她就想要一个针对此案积极采访的报社名单。

——谁先跳出来,谁就是那个将要在几天之后搞事的。

等出了警局的门,薇拉先去预定好的酒店办理入住手续,先给玛丽打了个电话,假装没听见对方在电话里的咆哮声,就又联系上了那位倒霉的约翰警员。

估计戈登也怕这个没什么智商的小警员又对记者胡扯,就给约翰安排了一堆工作,导致他就算再想和薇拉见面,也抽不出时间来了。

本来答应好的采访却没履行,约翰有点不好意思,就干脆把负责此案的科伦推了出来。

于是,傍晚时分,赶赴酒店与薇拉见面的,就变成了这位科伦警官。

科伦警官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和年轻的约翰不同,他倒没有明确表示出对蝙蝠侠的憎恶。

忽略掉此人对待薇拉毫不保留的惊艳讨好态度,他对这个案件的态度,反倒让薇拉直觉到不对劲。

在自我介绍的时候,这位科拿探员这样问道:

“薇妮莎女士,你是为了蝙蝠侠杀人案件而来的?”

薇拉顿了顿,脸上的笑容更深了。

一个专门负责此案的警官,在案情尚未明了之前,就已经将此案定义为了“蝙蝠侠杀人案”?

这可真是……值得琢磨。

她轻声问:“您这么快就已经调查清楚了吗?凶手是蝙蝠侠?”

科伦卡了一下,一脸正气地表示自己虽然还没完全拿到证据,但是根据他之前目击到的现场和目前搜集到的证据来看,杀人凶手就是当下盛誉的“超级英雄”蝙蝠侠无疑了。

为了应付采访,他似乎早有准备:

“根据现场的监控录像显示,在凶杀案发生之前,蝙蝠侠曾经出现在现场——”

薇拉忽而打断科伦:“监控有显示出蝙蝠侠的正脸吗?”

科伦:“…………女士,蝙蝠侠就没露过脸。”

“可是科伦先生,如果没有看见蝙蝠侠的正脸,你们是如何确认监控录像里的人就是蝙蝠侠呢?”

薇拉歪了歪头。

科伦:“……”

他假装没听见:“这也是我们至今无法逮捕蝙蝠侠的原因,当然,除了监控之外,我们还找到了其他证据,死者的母亲亲口证明,在案发之前,蝙蝠侠曾经潜入过他们家,威胁死者……”

薇拉:“可是单凭人证的口供……是无法量刑和定罪的吧?”

“当然,”

科伦试图转移话题,“暂且不说监控视频与死者母亲的口供,我还追查到另外的证据。在现场,我们发现了蝙蝠镖在墙上留下的痕迹……”

薇拉第三次打断科伦:“那你们拿到那只蝙蝠镖了吗?”

科伦:……

“?”

薇拉认真地看着桌子对面无话可说的警员,表情很无辜。

如果今天在场的是真正的《华盛顿先锋报》记者,科伦的这三条似是而非的证据,早就被记者当做是扳倒蝙蝠侠的铁证了。

只要稍微模糊一点,巧妙地应用一些语言艺术,人们就能看见如下报道了:

首先,死者母亲证明蝙蝠侠曾经闯入过他们家——真没想到超级英雄居然是个凶手!

其次,监控视频里有形似蝙蝠侠的黑影——蝙蝠侠杀人石锤了!

最后,案发现场出现了蝙蝠镖的痕迹——凶狠恶毒!这种人就被判死刑!

事实上,从科伦这种熟练描述的态度……想必,在前面五家报社记者来的时候,他也是这样对那些人说的吧?

两个人沉默地对视了三秒,最终科伦忍无可忍地道:

“女士,看起来,你好像对蝙蝠侠是凶手这件事颇有些不能接受?”

“倒也不是不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