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第2/3页)

娄甯听明白了,这就有点像“驿站”吧?提前收到了通知,有一个固定的时间点,专门接待一批客官。

固定客源就相当于源源不断的营业额保障,原主其实也很羡慕,但得有口碑人气才行啊,不然谁下单呢?

但原主的店铺受地段影响不小,加上手艺不算很好,做出来的大众面食不是不可替代,又要交租又要进货,连确保每月不亏都是个目标。

娄甯却心中一动,口碑对她来说不是难事,大众面食嘛,好吃就有口碑。至于复杂样式,她会的不要太多。

“谢谢两位的建议,我会考虑的。”于是她笑着答,“说不定下次你们再来,我就是个群主了。”

炸酱面的料足,考虑到男孩的胃口,每一份各下了四两面,有肉有菜,一份定价二十元。

娄甯有些忐忑,这个时代的物价是通过原主了解了,但菜价是她自己估算着来的。

结果两个男孩吃了一惊:“二十块钱太便宜了!有肉有蛋,这么大一份面,又不是别的地方,是影视城商圈呢!少说二十五吧。”

这两个人还挺实诚不计较,加上看娄甯长得好看,当面就把话说出来了。

“是吗?”娄甯放下心来,“就二十吧,我这里偏,你们找上门来挺有缘的。”

“哦哦。”

喜饼更是便宜,一份四个,十块钱,年轻男孩暗自高兴,真挖到宝了!扫码付钱,提饼走人,还不忘回头给店门招牌拍了一张,存了一张游客照。

送走两个顾客,接下来就没有那么顺利了,地段果然偏僻,加上大冬天的,一时半晌没有顾客上门。

但娄甯没有闲着,坐下来重新整理了外卖店。

外卖店今日一直是“休业”状态,她点了开门,上传了炸酱面和喜饼,又把原主推出的商品删去了一些,删到只剩十道时,系统提示:“不能再少啦!”

看来店铺里至少得有十道商品,娄甯叹了口气,便把其他商品修改成了“售罄”。一时间,外卖店十道商品里只剩两道有货,显得颇为不靠谱,还有些寒酸。

不过,她能怎么办呢,再做已经来不及了,加上店里生意意外地好,大半天忙活出来的面点都卖光了。

重新调整制订了第二天的新菜谱,娄甯才起身收拾厨房,没一会儿,就收到了外卖下单提示音。

一份炸酱面和一份喜饼,备注酱要甜味重一点,专程有跑腿小哥来店里。

下单的正是刘彦,第一次搜“麦香馆”时还没开门,找别的店点了份鲜虾云吞面,儿子还是不满意,他打开手机要给儿子看:确实没开。

结果麦香馆跟他闹着玩似的,开门营业了。

刘彦和儿子大眼瞪小眼:“……”

没办法,重新下单,结果十道菜八道售罄,剩下一份主食一份可口点心,根本没得选,配送里程还太远了,外卖员送不到。

他心里骂骂咧咧地找了跑腿专程去买,还加了八块钱跑腿费,心疼了一阵。

大导演也不是住在金山上的,谁年轻没难的时候呢,要不是定价真心不贵,刘彦是无论如何不想点了。

真不知道该说儿子是个合格的吃货,还是个刁钻的麻烦精。

引起刘·小秃崽子·念才不管爸爸在想什么,听说下了单,就心心念念地等好吃的,至于鲜虾云吞面,被无情地推到了一边。

外卖那边,出餐时间不到两分钟,店家动作挺快。跑腿十五分钟才送到,真是够偏的。

一拆开袋子,浓郁的香味就飘了出来。

刘彦一愣,好像真挺不错。

他把闻着甜香咸辣的面给孩子拌好,看着刘念急吼吼地嗦起来,由于酱汁浓稠,吃得慢吞吞的,费劲巴拉却不舍得停手。

自己也不由饿了,再吃儿子不要的鲜虾云吞面,竟然没了滋味。

不好跟孩子抢食,刘彦默默咽下口水:“……”

要知道,他不算吃货,平时能用泡面解决一日三餐,每每换个口味,会吃上好几天。

见儿子吃得香,刘彦犹豫了一下,动动手指,把店铺加进了收藏里。

小崽子吃面吃得开心,娄甯已接到了好几单外卖,将餐品出单,关心任务进度,想去问问吴姐的情况。

中午,吴姐将炸酱面送去老公店里一起吃,她搬个凳子坐下来吃得开胃带劲,老公却一脸愁容,食欲不振,躲在柜台后看也没看面一眼。

“怎么了你。”吴姐没忍住说,“小娄手艺真不错,满满的料呢,不吃?”

“没心情。”

上午电视里出了好几条关于老家山东的负面新闻,老吴一开始觉得气闷,再看到朋友圈里好多在杨宋认识的人,转发了各种头条新闻,还有公众号文章。

因为涉及到孩子考试的公平性,不少网友出言攻击,不自觉地就地域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