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第2/4页)

处理完毕的食材,是指选手们一开始自由挑选的三种主要食材。

此外能用的食材,就是料理台上每一位选手标配的材料,例如葱姜蒜、罗勒椒盐芝麻、生抽老抽油盐醋、蛋奶蔬菜等。

闻言,那些得了“优秀”的选手们都乐呵起来,而在第一关卡没能完成任务的选手脸都白了。

本来食材就少,没能处理完毕的还不能用,那他们用能做什么?就算做出来了,凭什么能跟别人争?

至于像梁悦这样,一开始并没有树立大局观念的得过且过型选手,心情也十分不好受。

他们为了顺利完成第一个关卡,率先挑选了容易处理的食材。而这也就意味着更加简单的菜式,做家常小菜不是不可以,只是想要做出彩就难了。

按照以往的经验来看,排名决定去留,家常小菜重复率高,竞争力小。

梁悦咬咬牙,选都选了,她只能硬着头皮做。洋葱、土豆、萝卜丝和鸡蛋,炒成一碟五颜六色的小菜,倒在压成半圆状的米饭上,出碟一盘简单清爽的盖饭。

好在自己挑的是几种蔬菜,完全可以靠搭配均衡产生亮点。梁悦想着,等会儿介绍菜品,就说是做给小朋友的儿童营养餐。

大厅料理台传来各种香味。

向阳一开始就想好了要做什么,对于评委提出的要求也是胸有成竹,不多时就煲好了一盅鲜美清澈的菌菇滑鸡汤。

热气腾腾的清汤,有爽滑的菌菇,有嫩滑的鸡腿肉,再配上一小碗米饭,如果是点的套餐,吃起来一定舒坦极了。

评委并没有要求一定要配饭或是如何,但选手们都有自觉地平衡三大营养要素,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不能缺。

此外还有纤维,在去年的比赛里,评审一大重点就是关注膳食均衡金字塔。

要知道在当今大多数国人的食谱当中,人均蔬果摄入量远远没能达到国家建议的最低标准:每日不少于五百克。

尤其是在评委卫茂华平时重点关注的快餐行业,营养不均衡问题更突出。

一份盒饭里,往往有两三样脂肪超标的菜,才可怜巴巴地配上两条绿叶子,在一些把土豆当成蔬菜的地区,就甚至连绿叶子都没有。

娄甯做的是自创改良版剁椒鱼片锅,加入了不少基础香料和绿叶配菜,尤其注意控油控盐。

一锅香辣却清爽的剁椒鱼片锅,里头有玉米块、鱼片、香菜、西芹、香菇,看着让人食欲满满,同样配上一小碗米饭。

当三位评委到达她的菜品前时,尽管表情管理做得非常到位,但克制不住地一口两口三口……鄂文洪甚至拿起了米饭就着送入嘴里。

还是暴露了这份剁椒鱼片究竟有多好吃。

剁椒鱼片的麻辣劲精准击中味蕾,鲜嫩清爽的鱼片已经消失在口腔中,但各种辛香味道仍旧回味悠长。

至于里面的配菜,煮得入味,却又不会太过,充分吸收了汁水而保留原本的口感,配上一碗米饭,无比开胃。

凌家。

屏幕上,被凌妤母女俩重点关注的年轻选手娄甯,做了一道剁椒鱼片锅。

然后她就得到了导师卫茂华的“三连”筷,把凌母逗笑了。

“我就知道这姑娘做菜不会差,你看到那个严肃的光头评委了没?他能连续吃上两口就说明味道不错了,能吃三口那就是非常好吃的程度。”

凌妤:“妈,我看饿了。”

凌母:“……”

“你省省吧,这才吃完饭不久——要不,我去把中午吃剩的火锅开了,咱母女俩开个小灶?”

“……不了,还是减肥比较好。”

捕捉到镜头扫过她们Pick的年轻选手,凌妤对准电视屏幕拍了一张照,发到小吃货三人群里。

[我妈常年追的比赛,你们没事可以看看。]

[把我和我妈都看饿了……]

这个比赛节目真是出人意料地好看,尤其是娄甯那个选手,做的菜未免也太有看头了,让人看着就想吃!

也不知道她有没有开什么饭店之类的……

-

初赛过关的选手将会得到一顶厨师帽。

娄甯毫无悬念地摘下了一顶,并且还是利升荣笑着亲手给她戴上的,“恭喜!”

这三位评委在暗中交流时,都把目光停在了年轻好看,而实力出众的娄甯身上。

并不是其他选手不够优秀,而是在全场大多数选手之中,娄甯是最让他们吃惊,也是最符合商业价值评判标准的一位。

她很有潜力走到最后,三位人精评委都这么想。

同组,由于盖饭口味稍咸,梁悦淘汰;向阳达到标准,晋级二轮。

有些滑稽的是,梁悦在三人同台时频频抢镜,不断开口暗示自己是“网红做饭博主,粉丝众多”,似乎当前不多表现一番,等会儿就没有机会宣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