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故国神游(39)三合一(第6/6页)

这确实闻所未闻的。

弘历跟傅恒混在其中,弘历就跟傅恒道:“如此这般,科举就越发不好操作了。”

文章这东西,不好评判。要么不会有文无第一的话。它也很容易受主考官个人喜欢的影响,这就有了很多不公平的因素。

这边只艺院和儒院那边,评判的时候容易有偏颇,其他的丁是丁卯是卯的,你答的好的,批注会赞你,说明录取你是看中你的什么长处,但是也指出你的不足,说一些瑕不掩瑜这样的话。有理有据的情况下,有什么好争的?

况且,里面有年纪大的和年纪小的分组。有些说年纪小的凑什么热闹,但书院早前就说过,有些人入的早出的晚。像是十三岁之下的,在书院要学足七年。而年长的那些一般都是两年。用两年换一前程,为这个跟人家孩子较劲?

因此,有侥幸的,有觉得懊恼的,但看看别人的卷子,再想想自己答的,也都服气了。有些人甚至拿了笔墨,就在当场抄呢。抄回去做参考,自己参详参详,明年还得继续考。

录取是录取了,可都没有名次,而且分的科目也不同。

像是刘墉,直接被分到了经院。他自己都纳闷呢,何为经院?

学五经吗?从没听说过将四书五经分开的呀。

要真是学五经,他就得考量考量,是不是要在这里浪费时间了。

而纪晓岚则是惊喜的,什么艺院不艺院的不要紧,进来就行,进来就行。

弘旺也问边上的弘晗:“你分哪了?”

弘晗含糊,“谁知道呢?”

弘旺自己被分到商院,他去找弘晗的,结果弘晗被分到了农院。他都惊呆了,“你怎么分去那儿了?”

弘晗有什么办法呢?他这不是闲着没事,就是在家里养养花吗?当年好歹显赫过,府里名品都有。花卉培育的好了,用来送人能省钱,要是有人愿意花大价钱买,还能叫管家偷偷的往出卖。然后这么些年,他还真就不知不觉的有了一手养花的手艺。怎么种庄稼的题,他答不上来,但怎么肥田,怎么浇灌,怎么嫁接这些他都懂。然后干脆都写上去应付差事,总不能交白卷吧。结果……分农院去了。

干啥呀四叔这是?叫自己种地去呀?

弘旺正要开口嘲讽,就听见有人吆喝,“领书了!领书了!中考的可提前领书了。”

刘墉迈步走过去,他倒是要看看,此经跟彼经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