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故国神游(45)三合一(第6/6页)

皇后笑了笑,只点头却没应‘是’,太后更不喜了。

正月十六,太后兴致很好,一早起来就叫宣召,“要是老圣人不听戏,咱们今儿也听听出阁记。”

桂嬷嬷道,“昨儿在戏楼演了好几场了……”

“贞女传也要在宫外演,这也是教化民心嘛。”她对着镜子起身,准备用膳,然后听戏。

戏楼里本来要听出阁记的,结果戏班子被叫走了,只得听了一出贞女传,贞女传的故事就是讲到袁机和离之后还照料婆母,然后被邻里夸赞,大家都四处传扬她的美名,宫里都听说她的事,准备赐给她牌坊。然后宫里的公主都觉得羞愧,说要像她学云云。说教嘛!

袁机昨儿看了一场,今儿又看了一场。今儿在这里看戏的还有昨儿看了今儿还想看一遍的。这些观众一对比,有些人就说了,不如出阁记。

是!这个袁机没有出阁记里的那个青林夫人讨人喜欢。

袁机愣愣的,跟着鄂夫人都不知道怎么走出的戏楼。她在屋里谁也不见,想不通啊。她学的女戒,也是按着从小学的那些去做的。她有时候自己想起自己这半生,都会被自己感动。谁赞她一声,她觉得她都能受之坦然。

而今,突然间发现,她以为的都是错的,大家并不会给予真实的自己喜欢和认可。反倒是那个自己觉得离经叛道的人,叫更多的人觉得鲜活可敬。

所以,她这半辈子……按照这么多人的看法,那就是活的像个笑话。

如今,路就摆在她的面前:一条是去做那个抱着牌坊的人,一条是像青林夫人一样,活的如青松苍柏,傲立昂扬。

鄂夫人要回南边了,提前叫人问她,是不是决定要跟着回去。

袁机摇头,然后苦笑:“不回了。有些事我得慢慢想想。”

鄂夫人将儿子买回来的《百事汇》给她,“那就在这里住着吧,什么时候搬都行。”

袁机的手放在纪昀的名字上,“这个人……是书院的先生?”

鄂夫人看儿子,他也不知道此人名声。

庆玉便道:“他啊!不是先生,是书院的学生。很有才气的一个学生。”如今外面对纪昀有些评判,说其文采不在袁枚之下。更有人已经将他和袁枚相提并论,称为‘北纪南袁’。

哦!原来是个才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