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补课(第3/4页)

谢建华几兄弟也吃撑了,个个半瘫在炕边感叹:“要是天天都能吃上红烧肉就好了。”

谢苗也觉得很是幸福。

别说这个年代猪肉限量供应,平常有多难买到了。就她穿过来之前,二师兄还曾有段时间身价疯涨,一举攀上了猪生巅峰。

那时候去食堂吃饭,如果能在菜里面看到一块肉,同学们都会惊喜无比,“啊,一块钱!”

所以穿一回年代,还能碰上个养猪能奶奶,她这运气也不算差了。

正想着,几个熊孩子已经坚强地站起来,把自己全副武装好,扶着墙往外面走。

“你们几个干啥去?”

王贵芝看到,赶忙从厨房里走了出来。

谢建华本来想说出去玩来着,见自家爹拉着脸,眼珠一转,又改了说法。

“我和建军建上山捡柴火去。”

“对,上山捡柴火。”

谢建军跟着附和,还拽住自家双胞胎弟弟不让他乱说话。

然后,谢建是没说话,却张嘴打了个大大的饱嗝。

王贵芝听得翻了个白眼,“吃这么撑,能哈下腰吗?要不歇一会儿?”

“不用了不用了。”几人赶忙摇头,“我们已经歇好了。”

“既然不用歇了,都回屋拿书,让你们姐给你们补课去。”

几个正要抬脚走人的熊孩子闻言全愣了,“啥?补课?”

“嗯,补课。”谢苗出来,直接把个傻弟弟成绩最好的谢建军拎了进去,“建回去把你上学期的课本找出来,从今天开始我先给你们补初一的数学和语。”

谢家兄弟如遭雷劈。

不——

谁来告诉他们这不是真的!不是真的!

*

“窍生烟,形容人气愤之极,好像耳目口鼻都冒火。含笑九泉,在九泉之下满含笑容,表示死后也感到欣慰和高兴……”

谢建华一面嘟嘟囔囔背着成语,一面偷偷拿眼打量正在认真做假期作业的谢苗。

被抓来补课已经大半个月,每天都要煎熬上个半天,他感觉自己都快死不瞑目了。

谢建军和谢建也没好到哪儿去,尤其是谢建。

在第n次把“日月之行,若出其。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背成“日月之行,若出期。星汉灿烂,若出期末。”之后,他终于坐不住了。

“姐,我们为啥非得补课学习啊?”

谢苗:“我喜欢。”

谢建:“……”

“那我们不学行不行?”谢建华为自己和弟弟们努力争取,“我们个身体好得很,初毕业就下来干活儿也没事儿,就不用读高考大学了吧?”

谢苗抬头看他一眼,“那我将来上大学,一走四五年不回来怎么办?”

四五年?

个傻弟弟掰着指头一数,好像是长了点儿。

谢苗又问:“万一我一个人在外面,被人欺负了怎么办?”

“谁敢欺负你!”谢建立马瞪眼睛。

“到时候你们又不在我身边,谁不敢欺负我?”谢苗说,“还有,万一将来我跟学校同学吵起来了,你们一个个一点化没有,怎么帮我吵赢?干看着我被人噎死吗?”

没人说话了,谢建军更是重新拿起,皱眉算自己的数学题。

许久,谢建才小声嘟囔一句,“既然上大学那么危险,姐你就别去上了呗。”

谢苗装没听见,继续做自己的作业。

寒假作业就剩几篇作了,她准备这两天就找人借一下初下学期的课本提前预习。

赌已经和曹洁打了,那么她不仅要赢,还要赢得漂亮,让对方无话可说。

一篇作刚写完,王贵芝从外面进来,“苗苗,快出来看,咱们村来扭秧歌的了。”

农村娱乐少,最多夏天看几场露天电影,冬天看几场秧歌。

谢苗以前最爱凑这些热闹,所以秧歌队一来,王贵芝就赶紧来通知她了。

谢苗本来是去不去都行,但见几个弟弟一听这话心都跑了,站起身,“那就去看看吧。”

他们赶到村口的时候,穿得花花绿绿的秧歌队刚进村。队伍尾端大头人的后面却已经跟了一群小孩子,在那边又跳又扭,路边也围了不少乡亲。

除了划旱船坐轿子的,秧歌队其余成员脚下都踩着高跷,居然也走得稳稳当当。

谢建一到就兴奋地嚷嚷起来:“看!孙悟空,还有猪八戒、沙和尚!”

也有人指了队伍里那个头上窝了个揪、耳朵上挂俩红辣椒当耳环的老太太,笑得不行,“那是男的扮的吧?今年这个比去年那个扭得好。”

那人涂着个红脸蛋儿,走一步退步,不时还瘪着嘴抽一口里半米多长的大烟袋,谢苗也觉得挺有意思。

正围观呢,有个一身儿绿色戏服,头戴绿色官帽的男人,扭着扭着就扭到了谢苗面前。

谢苗见这人扭得跟绿孔雀开屏似的,不由感慨。

帽子颜色这么正,还能这么开心,绝逼是大肚能容的真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