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初见未婚夫(第2/4页)

作为外来者,她须得谨慎一点,尽快找好自己的位置,稳固立足于此。

当然,穿越女玛丽亦想要迅速融入“新家”,并在环境和恣意自我之间,尽早找到平衡点。

毕竟,这是个人员复杂的宫廷,可不比上苏格兰那些自由宽松的粗糙古堡。

所幸,玛丽开局拿到的牌相当不错。

觊觎着苏格兰王冠、乐于培养盟友共同对付英格兰的亨利二世,对未来儿媳的身份非常满意。尽管听闻她有些神叨叨的“早慧”倾向,可待他肉眼亲见这个俏丽烂漫的小姑娘,国王觉得,实在不好意思去挑剔什么。作为一个志向远大的君主,亨利二世畅想着未来两国合并的场景,笑逐颜开,甚至兴奋的称玛丽为“我所见过最可爱的孩子”。

而法国宫廷最有权势的的男主人之外,玛丽还有着其他助力。

她的母亲来自吉斯家族,这是个从法国近邻、德意志诸侯之一、洛林公国新近分出来的旁系。她的外公、第一代吉斯公爵是洛林公爵次子,在法国宫廷受教长大,娶了王室宗亲、波旁家的女儿;又因为法兰西立下不少战功,于1528年向瓦卢瓦王室宣誓效忠并受封为臣,从此成为深得君宠的法兰西新贵。

玛丽的外公于不久前病故。【注一】当下,她的一个亲舅舅担任着第二代吉斯公爵,另一个亲舅舅则借家族渊源,担任洛林红衣主教。他们都常年伴随君王左右,身居要职,在宫廷内正炙手可热。

玛丽从苏格兰一道带来的,也是相对可靠的臣属。四个小侍女,不仅地位和情感上都顺从于女王,亦被她曾经神秘精准的“预测”给弄得服服帖帖。另有个十七岁的异母哥哥詹姆士,对于聪明可爱的妹妹,也算呵护有加。

哦,千万别忘了,这一个,玛丽便宜爹的私生子詹姆士,日后“或许”会成为从妹妹那儿夺权的重要人物。但熟知后事的玛丽,自信将不给他威胁自己的机会。不过,好在,如今在法国王廷,他们的利益和目标绝对一致——让苏格兰女王在法国变得地位崇高,给苏格兰争取更多援助——玛丽也就安心接受他保护。

就这样,万众瞩目的玛丽,在卢浮宫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

这个王宫里的精神风貌,在玛丽看来恰到好处。中世纪蒙昧野蛮的阴影已逐渐散去,骑士们罗曼蒂克的余晖却还在闪耀;文艺复兴所带来的古典美、以人为本的思潮正强烈涌动,激励人心。总之,强悍热烈与优雅克制的比例刚刚好,让整个上层社会显得欣欣向荣,充满活力。

现今的法国宫廷,尚未被两个世纪后的高耸假发、铺着白面、香粉陈杂的矫揉造作所笼罩;浓妆艳抹和清新自然的审美同样颇具市场。尽管有不少粗糙落后之处,但,“这样子生机勃勃,就是文明的理想与希望啊。”玛丽不由感叹道。

尤其是,她听闻,法国王室的财产中,有许多达·芬奇的遗下的作品和设计稿,她就更为痴迷了。

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现代人实在耳熟能详。其中拉斐尔死于1520年,仅仅比达·芬奇晚去世一年,还是不到四十岁的那种早逝。今年满七十三岁的米开朗基罗倒还坚守意大利(此君将活到1564年!),可惜创作日渐稀少——不过,他本人和他的作品,即使贵为法兰西太子妃,也绝非轻易能见。

至于达·芬奇,跟法国的缘分则大不一般。这个据说堪比穿越者的大画家、科学家、工程师达·芬奇,晚年受亨利二世的父亲、先王弗朗索瓦一世之邀,从米兰迁至巴黎,带上了他的《蒙娜丽莎》以及大量发明手稿;他设计建造了不少王家城堡,并且最终死在了挚友·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的怀里。

所以,成为这里、卢浮宫的未来女主人,坐拥无数珍品……政治联姻什么呀,完全可以接受?

每每思及此处,穿越女玛丽便心花怒放。她简直要像一条凝望自家宝库的巨龙,哈哈大笑,两眼放光。

不,现在就公然索取王室收藏是万万要不得的,她得矜持。

咳咳,先把宫廷内能管着她的人给哄好了再说。

其实主要就是应付好公公婆婆嘛——至于他们的儿子,目前因种种原因,见面机会不多,暂时可以忽略。

而除了初始好感颇高的亨利二世,“两个婆婆”,才是玛丽未来的工作重点。

一个,是正牌王后凯瑟琳;另一个,则是更重要的“无冕王后”、“首席情妇”、“国王宠姬”、瓦伦蒂努瓦夫人、狄安娜·德·普瓦蒂埃。

呃,鉴于狄安娜的名字太长,身份暧昧,玛丽私下便称之为“那位夫人”。

那位夫人能收集满那一串名号,显然不是等闲之辈。狄安娜很懂得分寸,常年待在宫廷之内,多少会照顾正牌王后的情绪。当前,亨利二世经过“深思熟虑”,把教育未来儿媳的工作暂时交给了狄安娜;而她至少顾及凯瑟琳的面子,名义上邀请了王后监管,才着手做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