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第3/4页)

皇上不能接受这个发展方向,皇上想要阻止英吉利的崛起,皇上和路易十四一样想要阻止这股“趋势”。可皇上更知道,大势所趋,他再怎么阻止,也是螳螂挡拖拉机罢了。

皇上慢慢品一口红茶,搭配一口点心,看着桌子上的梅花插瓶,状似不经意地问道:“小四,想去喀尔喀?”

皇后娘娘眉眼带笑:“应该是。”

皇上心里冷哼。

拐了这么多弯弯儿,不就是要给小四撞木钟?

皇上沉吟不语。

皇后娘娘就笑着,接着说道:“大公主嫁去科尔沁,二公主嫁去巴林,位于承德以北,原先蒙古林丹汗统治的地方,也需要嫁一位公主过去。喀尔喀,大清和沙俄交界的地方,之前也没有联姻过。”

“三公主和四公主……还是四公主最适合去喀尔喀,而且四公主本人也有这个心思,一心要去喀尔喀做大清的女亲王。”

皇后娘娘的意思,那就成全了吧。

皇上看一眼皇后,抬手按按眉心。

特愁得慌。

四公主嫁去喀尔喀,嫁给谁?土谢图汗部落?

还有原来出身喀尔喀的策凌,成吉思汗嫡裔,一直养在京城,有自己用心教导这么些年,这眼看也到了大婚的年纪,又该嫁哪个女儿?

皇上的身子朝后一靠,之前觉得女儿挺多,现在掰开手数一数,只有不够。

眼睛望着窗外叽叽喳喳的小鸟儿,看着小鸟儿在宫人的逗弄下顽皮地抢粮食吃,想起每次小鸟儿们围绕保康转悠的模样,他又情不自禁地笑出来。

转而说起一件事情:“皇太后说,不希望小五远嫁。”

…………

这下皇后是真的惊讶了。

小五要留在京城?

看样子,皇上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小五,德妃的女儿。打小儿在皇太后的跟前长大,最得皇太后的心。德妃的娘家乌雅家一直受皇上信重,其他的儿子,胤禛马上就能独立办差,还有一个胤禵大受皇上宠爱……

皇后眼睛一闪,没有说话。

满京城的满洲大家族,目前都没有合适的。唯一的,皇上要遏制佟佳家,不想佟佳家的女儿做皇家的儿媳妇,可到底是顾虑佟佳家是他的母家,要嫁一个公主过去?

“可是,佟国维的孙子,舜安颜?”皇后试探地问。

皇上沉默。

默认。

皇后:“……”呆愣。

皇后娘娘特想问问皇上:你打压明珠,扶起来大阿哥;现在又要这般折腾,反正保康是不在意的,可你知道太子的想法吗?

就算我知道,你要钳制佟佳家不倒向太子,就算我们都知道佟佳家不喜欢胤禛的脾气,就连胤禛养在佟佳贵妃跟前都没多看一眼,可是,这名义上到底是照顾了德妃一脉。

皇后娘娘脑袋里那个想法呼之欲出,却怎么也不敢相信皇上真要那么做。

“皇上?!”刚刚的悠闲荡然无存,神色凝重,声音里也带着一丝严肃的不认同。

皇后看着皇上,目光灼灼。可皇上只抹抹脸不说话。

皇后就更为着急。

她想说那都是你的儿子,她想说皇家和国家这些年的和乐日子不容易,她想说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儿子太多了开始折腾?她更想说你不要牵扯到我的保康……

她什么也没说出来,急切、担忧的眼神表达一切。

可皇上还是不说话。

皇上怎么会不知道?

这般下去,太子必然要反击。就算这门亲事可以成功,后面的争斗,不说皇后,皇上自己都不敢去想。

这般下去,于太子的权威越发不利。自从太子成长起来后,皇上的心情就特复杂。可是皇上能极力克制自己心里的“魔鬼”,却克制不住地想,到底大清的方向在哪里?大清的继承人该是谁?

一个继承人太过重要。

皇上是皇上,首先是大清的皇帝,再是一个父亲。

皇上又沉浸在他的思绪里,皇后深呼吸两口克制自己的情绪,夫妻两个一时都沉默。

一直到,也不过了多久,墙壁上的鎏金鸭子戏水闹钟响起来,“咚咚咚”的报时,坤宁宫偏殿传来皇子公主们的声音。

“噜噜噜——”这是顽皮的胤禵在吓唬悠哉哉吃食的小鸟儿。

“噜噜噜——”这是不乐意的九公主给胤禵做鬼脸。

奈何坤宁宫的鸟儿也与众不同,小鸟儿们一点儿也不怕人,也不怕他们,还可能误以为他们在和自己玩耍,振振翅膀就朝他们的身上飞来。

胤禵发现小鸟儿们朝他飞来,还是他的头顶,登时双手抱头乱跑。

一边跑还一边特开心地喊:“保康哥哥——保康哥哥——你看。”

保康笑,其他的兄弟姐妹们也乐得看他的笑话,也笑。就见胤禵自以为聪明的顽皮,在院子里乱跑;就见一只小鸟儿加快速度,一下子停在胤禟抱头的手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