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宫斗文里的女主(2)(第2/3页)

苏苑的阿爹苏长平,这些年来仕途顺利,已经官至正二品尚书,主管工部。

比起两个庶出的弟弟,老二苏长风和老三苏长青,苏长平作为嫡子,资源自然是最好的,但能做到正二品尚书,也离不开他自个儿的能力。

至于二房的苏长风和三房的苏长青,前者走的是文臣的路子,但却不是科举入仕,熬了这么多年,也才只熬到正六品。

三房的苏长青则是走了武将的路子,借着齐国公府在军队的人脉,倒也混得不错,已经官至从三品。

这三个人都不是一个娘胎里出来的,而且嫡庶有别,虽是兄弟,可并不怎么亲近,连带着他们的妻儿来往也不多。

像是苏苑,同二叔和三叔家的几个堂妹就不怎么亲近,也就是在祖母那里请安的时候,能见一见这几个堂妹,平日里就连见面都少有机会。

三叔那边最年长的孩子也是女儿,先开花后结果,开了一朵花,结了六个果。

是以,齐国公府三房的苏蓉,这几年在京城一直都被称为有福之人,有福气的人,才能在父母生了她之后,一连串带出六个弟弟来。

若是按照这个标准来评判有没有福气,那多年来只得了一个弟弟的苏苑,那可算不上有福气,起码比不过苏蓉有福气。

在小说里,苏蓉后来也进了宫,原主第一次怀孕就是被苏蓉害流产的,事情查清楚后,两房为此彻底撕破脸皮,苏蓉也从嫔位直接被贬为庶人。

这辈子苏苑是不打算进宫的,至于苏蓉会不会进宫,那就不是苏苑能管的事儿了,反正不管是从小说的剧情里来看,还是从她跟苏蓉目前的交情上来看,她们二人都绝对做不成姐妹。

从京城到行宫的这一路上,两房都没有坐到一块用顿膳食,只是挨的太近了,每日都免不了要打个照面。

对于苏蓉来说,她每天看见苏苑的次数,要比苏苑看见她的次数多得多。

两个人的父亲,一个文臣,一个武将,但教养女儿却恰恰反过来。

苏苑从小规矩宽松,这两年开始跟着父亲习武,因着天资不错,武功骑术在同龄的男子当中都是佼佼者。

苏蓉则是按照大家闺秀养的,诗词文章,琴棋书画,女红舞蹈,她每日学的是这些,至今连马背都没有坐上去过,更别说是骑马在外头溜达了。

“看她做什么,你大伯早些年没有儿子,所以这个女儿养的跟儿子差不多,满京城的贵女有哪个跟咱们府上大姑娘一样的,性子比男孩都野,早晚有吃亏的时候。”孙氏打着扇子,不咸不淡的道。

府里头四个姑娘,长房的苏苑排在最前头,同时也是出生最好的,齐国公的嫡长孙女。

她的阿蓉排行第二,在府里头被尊称为二姑娘,剩下那两个姑娘都是二房的,还是姨娘所生,地位不高,在府里头也没有什么存在感。

但投了个好胎,不代表着将来就能过得好,世子和世子夫人在养女儿上都没什么成算,大姑娘如今瞧着是活得痛快,可等将来嫁进了别人家里,这样的性子可混不开。

越是高门大户,对女眷的要求就会越高。

女人嘛,己身荣辱都要附在男人身上,哪个男人会喜欢一个假小子。

等着瞧吧,大姑娘吃亏受罪的日子且还在后头呢。

苏蓉没有理会母亲的碎碎念,倒也收回了看向堂姐的目光,倘若她的父亲是齐国公府的世子,光靠家世便可以嫁进一等一的人家,嫁给一等一的人,母亲又何必早早的就为她的名声造势。

堂姐将来未必过得好,但现在的确过得比她好,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母亲虽说嘴上不承认,可心里头也是羡慕着大伯母的吧。

除非是嫁到帝王家,否则官家女眷,最好不过大伯母。

更让苏蓉羡慕的还在后头呢,明明都是苏家的女儿,若论起名声来,堂姐还比不上她呢,可被皇后娘娘叫到前面去的却是堂姐。

苏苑没少进宫,被姑母召见也不慌不忙,到了姑母那里,看见当今皇上和三皇兄,也照样不觉得惊慌,还没行完礼呢,就已经被叫起来了。

“都是一家人不必如此拘礼,朕前头还有些事情,你们聊。”

这要是在皇后的寝宫里,那他在这边凑合着倒也无妨,可这是在马车上,皇后的马车虽然宽敞,可四个人在里头还是狭小了些。

“皇上先过去吧,等臣妾备好午膳,再让人去请您过来。”皇后一脸温婉的笑道。

这天下最为尊贵的夫妻俩,感情也却如外界传闻的那般恩爱,说话的功夫还牵了牵手。

苏苑不着痕迹地瞧了瞧这二人,姑母的容貌那是没得说,在百花争艳的宫里头都能排在前列,虽然已经三十多岁了,但是跟十□□岁水灵灵的妃嫔们比起来,也照样不落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