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第2/4页)

“你们不急着走的话,都先去我家吧?”小季对大家说。

“对,住两天再走,我家有不少空屋子,就是条件不好,你们别嫌弃。”小季妈拉着贝暖不肯放手。

“好。”陆行迟居然点头答应了,好像也并不急着走。

贝暖正愁该怎么想办法说服他留几天,好把任务做了,既然他不走,那正合贝暖的心意。

于是一行人沿着路往上,在迷宫般的小路里东拐西拐,终于到了小季家的老宅。

老宅是青砖加木头结构的,看着已经很有些年头了,屋檐下挂着大串大串的红得耀眼的辣椒。

小季爸就在家里,看见小季回来了,没有多说什么,眼圈却默默地泛了红。

一家人终于团聚。

尧镇确实不缺吃的。

小季家里有装得满满的米仓,估计够吃好几年。

小季爸妈上山时,连家里的鸡鸭都背上来了,一群公鸡母鸡在院子的菜地里刨虫子吃。

屋里还有个大纸箱,里面是一大群刚孵出来的黄绒绒的小鸡仔,像一群会叽叽喳喳叫的小毛球。

贝暖喜欢得扒着箱子一直看,舍不得走。

家里有地方能养鸡种菜,山上有个泉眼,可以上去挑水,这里一派自给自足的样子。

正是午饭的时候,来了客人,小季爸炒了盘腊肉,又用酸豆角炒了肉末,配上用甘甜的清泉水焖的米饭,十分好吃。

贝暖问他们:“要是万一米仓里的粮食吃完了,外面还没恢复正常,该怎么办?”

“那也不怕,院里能种菜,后山还能种红薯。”

小季妈说。

“听太爷爷说,以前兵荒马乱的时候镇门就封过,那时候家家户户全都种红薯,红薯不挑水土,长得快产量高,饿不死人。”

小季爸也说:“这座山土肥,种的红薯又大又甜,因为现在红薯不值钱,种的人才不多了,种了一般也是为了养猪养牛。”

小季爸指挥小季,“你去拿一串红薯干给客人尝尝。”

小季进屋,不一会儿就拎出一大串红薯干出来。

是把蒸熟的红薯切成厚片,穿在绳子上晾干做成的,好像一大串项链。

贝暖尝了尝,实在是——太好吃了!

这种农家自制的红薯干,和外面超市里买的那种完全不一样,非常硬,硬得要靠牙一点一点磨,才能磨下来一小点。

但是甜甜的又很有嚼劲,让人十分上瘾。

贝暖攥着一块跟它较劲,好半天才磨掉一小点。

这地方山清水秀,与世隔绝,如同世外桃源,一点末世的样子都没有,让人简直不想走。

吃过午饭,贝暖跟陆行迟他们打了声招呼,揣着一大块红薯干,就出发了。

倒计时还在一刻不停地蹦着,一定要抓紧时间去找李大花。

任务时间再充裕,也经不起浪费。

毕竟没人会猫语。要搞清一只猫的心愿究竟是什么,一定很花时间。

谢沅清说过,他住的地方在山顶。

贝暖一路打听着过去,很容易就找到了他们住的房子。

因为房子实在太显眼了。

谢沅清出手阔绰,租下了尧镇最好的老宅。

老宅是这里最大姓氏的族长家的宅子,一看就是这两年翻新过的,连柱子上的红漆都重新刷过。

院子里养着花草,一大簇粉色的花朵从雪白的围墙上探出头来,和小季家的旧宅不可同日而语。

贝暖的目标很明确,是猫。

谢沅清这个人来路不明,能不打交道就尽量不打交道。

贝暖在他家院墙外做贼一样兜了一圈,心里琢磨:李大花不知道是室内猫还是室外猫。

看它赖在主人怀里那副脚不沾地的傲娇样,说不定平时连门都不出,要是那样的话,还真不太好下手。

正想着,就看到院墙上探出一个黄色的毛茸茸的小脑袋。

李大花纵身一跃,上了墙头,长长地伸了个懒腰,然后端庄地把尾巴一盘,倨傲地坐在了他家的围墙上。

一双琥珀色的眼睛居高临下地审视着贝暖。

好像在说:呵,你竟然真的来了?你到底想干什么?

贝暖这次是有备而来的。

她拿下背包,从里面掏出一大袋烤鳕鱼片,撕开口。

没有猫会不喜欢吃鱼。

昨天谢沅清也说过,李大花小时候自己给自己挑姓的时候,就是把百家姓写在鱼片上的。

贝暖撕下一小片鱼片,努力地踮起脚,举到墙头的李大花面前。

这里每户人家的院墙都不算高,贝暖勉强能够得着。

进贡这个,应该能赢得一只猫的心吧?

尧镇古城再好,毕竟偏僻,店里卖的都是土特产和旅游纪念品,零食种类很有限,想来不会有品质这么优异的鱼片。虽然对猫是有点咸,吃一点应该没事。

李大花审视地看看她,再看看鱼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