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第2/3页)

瞿昙子深觉知道的多也是一件很累人的事:说是上古至宝,由天龙界看守。看守人动了凡心,从镜中摘去秘核,下凡历劫去了。镜子翻倒,便化作了琉璃净海的天池。

舞霓: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啊。这不就是上古传说吗?他们怎么这么当真。

瞿昙子心累:是啊!

然而再想想,天魔不也当真现世了吗?香音秘境坠入六界已久,境内居民虽仍以天人为主,风土人情却早同人间无异。上古传说距他们既远,遗迹也大都不存。而从创始到现世,六界同四境都走在异源的脉络上。对人间界和香音秘境形同故事的传说,在天空浮游岛上,却未必尽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便道:想来自有其缘由。

他们私聊间,天龙秘境来的使者已同东道主争执开来,说什么都要一起去古寺遗迹中探查。

为此不惜危言耸听,道是数日前有异光落入秘境中,恐怕就是太虚宝鉴起了什么异动。眼下末劫将至,各地天魔封印俱已开启,天下正当风雨飘摇时,四境该戮力同心对抗劫难。何况太虚宝鉴本就由天龙秘境守卫,那古寺遗迹和香音秘境有关,但也不能说和天龙秘境毫不相干呀!

……

到底将一件再单纯不过的探查遗迹,变成了一桩事关四境存亡、必须权衡各派利益的寻宝探险。

瞿昙子和舞霓不得不等待天龙和战云两境各自充足精锐小队,规划探险路线。

最后战云秘境派出八人,天龙秘境派出六人,连同他们二人组了四支小队,共同进入了丛林遗迹。

而后,他们便遇上了金翅大鹏鸟。

据琉璃净海古籍记载,这两只鸟早琉璃净海立派之初就已入门,活了没有一万也有九千八百岁了。本性已然极其凶悍,兼修为精深,追赶他们一行四个晚辈修士,就跟鹰捉兔子似的。所幸瞿昙子修炼琉璃净海正传心法,用梵呗唤回了它们的心智,及时认了亲。只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直到同队里战云秘境和天龙秘境各自派出的人和他们俩离散之后,瞿昙子才想起该这么办。

想想瞿昙尊者素来能动手绝不动口,行不行先试试再说的率直作风,舞霓决定还是不要深究了。

绕了一大圈之后,事情姑且算是按照他们最初的打算进展了。

两人也并不在意多出来的那三只探险小队究竟各有什么打算,只按着预定计划,寻找婆罗门舞壁画。

他们已然进入了净海古迹,也确实正身处一处摩崖壁画中。只是那壁画所绘并非婆罗门舞,而是上古飞天舞。

倒让舞霓十分惊讶——飞天舞是九歌门的舞法正传,怎么会出现在琉璃净海古寺遗迹中?

不过,虽同为秘境三大祖庭,但算来九歌门是香音秘境裂土之后才建立的门派,琉璃净海却自古便有传承。而天音九韶和飞天舞,又是九歌门祖师爷乐正子游历六界四境之后才正式编定确立下来的心法,对人间界和四境原有舞法、乐法兼收并蓄,各有继承,也是情理之中。

既有自家心法的古本,舞霓便也不急着立刻去找婆罗门舞了。

——便将此古版记下来,回头拿给师父和师姐看,师姐必定喜欢。

瞿昙子也不催她。

他心下也觉疑惑。

虽说瞿昙尊者几乎是香音秘境有史以来最能打的修士,并且擅长用打来解决一切麻烦,但本质上他也是个饱读典籍,精通四艺的博学雅士。兼琉璃净海底蕴在三祖庭中最为深厚,故而许多乐韶歌和香孤寒没读过、不知晓的典故往事,他也能随口道来。身为十二坛主之一,年轻一辈的中坚,对自家山门故事他更是了然于胸。

然而遗迹中竟有一处摩崖壁画上记载上古飞天舞法,他却未从任何书上、祖辈言谈中读到、听说过。

略审视一番,对比他曾读过的《净海图志》、《禅门往事》一类典策,倒也不难判断出,此地正是天池旁断柱山。名为断柱,实则高不可攀。兼山上终年云雾缭绕,也难窥见其顶。

那山确实是香音秘境的边境,却看不出断裂的痕迹。山门中普遍认为裂土时断的是天池——毕竟天池同境外弱水相连通了,山却似乎很完整。

然而,分明就是同一座山,若非从中断裂了,怎么可能同时出现在割裂的两块陆地之间?

可若说当年裂土时,这断柱山也撕裂了,怎么都得有个断面才是。然而此地的断柱山同香音秘境中的断柱山一样,分明就是截十分完整的天柱。

……不像是被左右纵劈,倒像是从上下两折似的。

拔地而起的山,在地面基座左右两分时,它上下两分?

片刻后,瞿昙子又想到了一种可能——香音秘境的断柱山高不见顶,会不会,当年裂土时它确实正位于边境之上,但它既未左右被撕裂,也未上下两折,而是根本就毫发无损的跟着香音秘境坠落下去,但因它太高了,比天外天到人间界的高度还高,故而上半截依旧杵在战云秘境浮空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