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儿女事新布畅销(第5/6页)

等夜里郑老爷回来后听说女儿的亲事定了,仔细问了问后,点头道,“有你们叔叔作保,咱们就放心了。”

郑晗珺也知道了,一直红着脸坐在那里。

郑颂德让人拿出个匣子来,递给郑太太,“娘,郡王妃说,妹妹不在京城,该有的礼数也不能少了。这是给妹妹的见面礼,里面那根最好看的簪子,是给妹妹插戴用的。婶子还问过我,以后妹妹要怎么发嫁,要不要提前送去京城?还有,过一阵子郡王府下聘,我让三弟和三弟妹收了。”

郑老爷想了想,“此事先不议,容后再说。”

郑太太问儿子,“可把郡王爷和王妃的尺寸带回来了?”

郑颂德点头,“都写好了,俊哥儿还有个亲姐姐汉阳县主,和三弟妹关系很不错。姐弟两个自小没有亲娘,妹妹既然准备做针线,给这个姐姐也做一些。”

郑太太点头,“是这个理,珺丫头,往后你就莫要再闲着了。”

郑晗珺红着脸点头。

郑太太笑道,“好了,吃饭吧。”

一家子一起热热闹闹地吃起了饭。

第二天,郑颂德先去了魏家,送了厚厚的礼物,转达了刘文谦夫妇的问候。

刘文远听说郑颂德回来了,眼睛睁的老大。上一次郑颂贤回来,并没有去他家里,刘文远有些失望,但他也不敢乱说什么。当日刘文谦被围,他们都躲的远远的,如今他发达了,谁还敢往上凑呢。刘文谦上一次故意不让女婿去看汪氏,就是给刘氏宗族的人提个醒,不要以为他是个不记仇的人。

郑颂贤当日不去刘家,九老太爷虽然有些遗憾,仍旧压着族人不许闹事,谁敢出去说一句闲话,立刻逐出宗族!

刘文远得了刘文谦的布庄,老老实实做起了小买卖,换了个二进的大宅子。九老太爷见徐氏每天在他家门口疯疯癫癫,又见花氏在家里当家做主起来,立刻勒令刘文远把徐氏弄进家门养着,又让他给二郎娶了媳妇,并让二郎媳妇当家。

徐氏虽然有些疯癫,能回来也十分高兴,她可太恶心姓张的了。徐氏回来后,每天喜欢找花寡妇的麻烦,徐氏说自己是正房,花寡妇敢不听话,自己就能打她。花寡妇说徐氏已经被休了,没资格管自己。两个人动不动就打了起来,家里成日家鸡飞狗跳的,刘文远经常被气的火冒三丈。

汪氏的身体越来越差,现在一天只能吃得下一碗粥,大家都觉得汪氏可能不行了。

身体越差,汪氏似乎又变清醒了。她听身边那两个婆子说了养子的事情,大火自焚,被叛军带走,进京封王。

汪氏一个字都没说,这个儿子,这辈子和她的缘分尽于此了。

这次郑颂德过来,刘文远十分高兴,难道大哥又准备认自己了?呸呸,不能叫大哥了。

郑颂德十分客气,“二叔,我回来前,王爷嘱咐我,不管以前你们做了什么,如今他过好了,也不想再计较。希望二叔好生过日子,照看好太爷坟茔,奉养老太太。”

多的话再没有了,刘文谦是刘家养子,他发达了,并没有提携自己养母家的弟弟,反倒是对义兄一家子多有赞誉。有人说他重情义,也有人说他寡情。但不管怎么样,他还是要问一问,毕竟,二老太爷和汪氏把他抚养大了,二老太爷很疼爱他,如果没有这一对夫妻当年的一念之举,说不定他就被人卖到什么脏地方去了。

但刘文谦知道,刘文远眼里只认得一个利字,给他太多,他贪心更重,一个布匹店,够他养家糊口了。

刘文远听完郑颂德的话,略微有些失望,还是很礼貌地问候了刘文谦夫妇和几个孩子们。

郑颂德稍微说了几句话就走了,留下了一些礼物,都是些京城普通的料子和吃食。刘文远虽然失望,也不敢表现出来,让老二媳妇把东西处置好。

对刘文远来说,家里的鸡飞狗跳不算个什么,一个锅里吃饭的兄长不认他,才让他抓心挠肺。满青州的人都在笑话刘文远,当日想坑人家,好了吧,如今人家发达了就不管你,让你黑心!

出了刘文远家,郑颂德又去了万氏母子那里。

万氏如今经营着儿子媳妇的胭脂铺子,钱氏虽然有意见,也不敢来放屁。万氏不是个贪心的人,儿媳妇把胭脂铺子托付给自己,她自然不能独吞了。她让蔡二郎把账目做好,得到的利润,她留下四成,另外六成,前些日子托郑颂德送给了刘悦妍。

老蔡头刚开始有些想法的,他觉得万氏的儿子发达了,哪里会在意这个小铺子,甚至还想过让自己两个儿子去投奔闫庆才,万氏和他大吵了一架,骂他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人家闫家正经兄弟都没去投奔,二郎用什么身份去?你怕京城里的人不知道庆才他娘改嫁过?谁要是敢偷偷摸摸去找庆才,她立刻和老蔡头和离,儿子她都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