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送龙袍诈死救女(第5/5页)

刘文谦把头上的帽子一脱,扔到了地上,“本王是陛下任命的辅政王,既然殿下说陛下已经遇难,本王这差事也算结束了,剩下的事情,就和本王无关了。”

说完,他转头走了,直接回了诚王府。

众人看的眼珠子都掉了,我的个天爷,诚王不要命了,打了周大人也就罢了,怎么还这样和太子殿下甩脸子,要是殿下真登基了,他难道有好果子吃?

刘文谦回家后就闭门不出,魏氏有些着急,“王爷,孩子们还在西北呢,我是不相信宏瑞造反的,但如今到底是个什么章程,这乱糟糟的要到什么时候啊。”

刘文谦安抚魏氏,“娘子别怕,我看皇兄肯定没死,不过肯定伤的不轻。太子之前换了人,就已经回不了头了。我估摸着要不了多久,太子就会登基。我是辅政王,我若支持他,岂不是对不起皇兄,若是反对,咱们一家老小岂能活命。索性我和他翻脸,你爱登基不登基,我不管了。”

魏氏问道,“陛下如果还健在,为何不回来?”

刘文谦看了她一眼,“从皇兄被石头砸中,他就不能轻易回来了。就算他到了城门口,太子说他是假的怎么办?而且,目前还不知道山石是何人所为,皇兄就更不能轻举妄动了。”

魏氏叹了口气,“如今往西北那边去的信件都一去不复返,二丫头和贤哥儿也没送回来一个字。”

刘文谦冷笑,“太子这些日子忙着抓军权,各处的通信都被他抓住了,岂能让我们接到信。无妨,他越拦着信,我就越怀疑皇兄还健在。既然这样,我撂挑子就是对的。退一万步说,要是皇兄真没了,一朝天子一朝臣,早晚我也要被打发回来。”

太子的反应很快传到了皇帝那里,他这次没有生气,而是命令韩总督操练兵马,将北边几个省迅速控制住。

太子立刻又发了问责书,斥责宣王图谋不轨,让他立刻送皇帝遗体回京,皇帝索性直接把五皇子推出来主事。

京城和西北之间的博弈,很快就传遍了天下。

远在青州的郑颂仁知道后十分着急,叔父和宣王好,三弟和妹夫都在宣王那边,若是太子登基,爹和叔父岂不危险。

郑颂仁想了好几天,终于想到个好办法,他悄悄去找了魏大老爷。

魏大老爷听他一说,顿时也急了,“这要怎么办才好,请贤侄拿个主意。”

郑颂仁看着魏大老爷,“侄儿说了,魏叔叔莫要生气。”

魏大老爷急忙道,“只管说,只要能救人,什么办法都行。”

郑颂仁缓慢道,“我爹娘和叔叔婶子肯定回不来,如今只能想办法把孩子们救回来。我有个主意,就是要让贵府受些委屈。”

魏大老爷又催他,“贤侄快说。”

郑颂仁一字一句道,“请魏叔叔给老太太发丧。”

魏大老爷瞪圆了眼睛,半晌后泄了口气,“贤侄这个主意,也是个好主意,我去和老母亲商议。”

魏老太太听说女儿一家子在京城可能会遇到危险,二话不说就同意了,“正好,我近来总是生病,吃了这么多药也不见好。今儿晚上我就死了,把棺木给我准备好,摆到大堂里,明日就四处发丧,让你妹妹一家子回来奔丧。”

当天夜里,魏老太太“断气”了,魏大老爷一边把老娘送到别的地方藏起来,一边往京城送信。

魏氏接到信之后顿时哭的差点晕了过去。

刘文谦捏着信,半天没说话,他仔细看了信中的每一句话,又把前后的事情想了想,最重要的是,信是郑颂仁写的,他心里觉得这信来的有些蹊跷。

但蹊跷不蹊跷的,这是个好机会。

他当机立断,让魏氏带着几个孩子回青州奔丧,同时把郑老爷家的鹏哥儿也带走。京城已经成了是非之地,把孩子们送走,他就不怕了。

魏氏不同意,“王爷一个人在京城,我如何能放心。”

刘文谦也不点破这信的问题,只对魏氏道,“我不能走,娘子趁着现在太子还没登基,赶紧走。这是母孝,娘子出身市井,要回去奔丧,谁也不能拦着你。最重要的是,把孩子们都带走。”

魏氏心里一惊,顿时明白了一些,只能点头,“我走了,王爷千万要保重。”

刘文谦抱紧了她,“娘子放心,我会保重自己的。当年南安王造反,我一个小商人都能留下一命。如今我是辅政王,谁还敢杀了我不成。”

魏氏不再犹豫,立刻向皇后请求,要回青州奔丧,皇后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为防止太子那边的人拦截,刘文谦当天就把她们娘儿几个连带鹏哥儿全部送走,京城里只剩下他和郑老爷两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