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美人计(第3/4页)

小花精却在端本宫,与丫头们赶围棋赢点心。

大周氏来了。

她拿出一颗药丸,让平嬷嬷查验。

平嬷嬷脸色变了:“这是绝育的虎狼之药,你?”

大周氏仰头把丸药丢进嘴里,用茶水吞服,又一口气把一盏茶水吃完了。

她跪下道:“臣妾这投名状,良娣可否接受?”

这些伤害其实在小花精这里都可以逆转。

但是,伤害不是小花精或者小花精的亲人造成,她无需干预。

小花精还是询问一句:“若是有可能寻到治愈的良药,你还是不悔吗?”

大周氏对于治愈已经绝望。

周家送来的丸药根本没有作用。

她毫不犹豫举手发誓:“妾若是表面效忠,暗地寻求解药,叫我们母女不得好死。”

誓言扯上水清,可见是对生子绝望了。

小花精叹息道:“你不需做什么,看在你这份护犊之心,我会尽我所能维护水清一辈子。”

大周氏眼圈一红,却忍住了,脑袋磕在地上:“多谢良娣。”

小花精手里有一份有关大周氏的详细信息。

大周氏的父亲是家中庶子,

地位地下。

大周氏家日子艰难。

周老爷子还活着,周家的两兄弟并没分家。

区别是周尚宫的父亲做了副总兵,已经能够独当一面。

大周氏的父亲依然只是八品的虞侯。

如今跟着老爷子在辽东混差事。

这其实是老人家把家里的资源倾斜长子的结果,跟两人的能力没有多大的关系。

小周氏的母亲却把大周氏一家当成侧枝。

大周氏的母亲,带着幼子上京求学。

周夫人竟然把小叔子一家,当成打秋风的亲戚,安排在下房居住。

周母还要回辽东,毕竟她夫君长子都在那边。

护送幼子上京求学,却是想要大周氏想个法子,给幼子求给前程。

她不想幼子跟长子夫君一样,一辈子靠着父亲兄长过日子。

她母亲因为是庶子媳妇,十分受气。

辽东家中有嫡婆婆把持中馈。京都是嫡嫂把持。

他们的处境很难堪。

大周氏正是因为这样的处境,养成敏锐低调的性子。

贾代善给孙女的意见是大周氏可收纳。

毕竟在宫中双拳难敌四手,有些话自己不方便说,就要有个身份恰当的人代言。

这个大周氏很合适,家世低微,本人聪明。

贾代善给出的承诺是,荣府可以运作让大周氏的弟弟进入府学。

回金陵考试,保证能考上秀才。

荣府如今有这个能力。

倒不是要贿赂考官。

贾府出了十几个秀才,考卷大同小异,换汤不换药,总结总结,就是一份足够得中秀才的考卷。

小花精其实不想收帮手。

她不需要帮手。

若说跟皇后一样,善待马尚香是为了将来宫中寂寞,能有个说得上话的人,大周氏或许能够胜任。

小花精为了让祖父安心,决定收下大周氏。

她吩咐紫苏给了小周氏一千银票:“你母亲前来寻你的事情我了解。

你弟弟上京来求学,借住在嫡枝不甚畅快,寻找你设法买宅子。

你那些衣料首饰不要再卖了,你平素穿旧衣服也罢了,过年过节不穿新衣,不戴新首饰,外人看着不像话。

太子的脸面也挂不住。

这些银子买豪宅不行,在东南边缘购买一座两进的宅子应该足够了。

不是我不舍得,你们家忽然买了豪宅反而奇怪。”

至于进学,等运作好了再说,小花精不喜欢说空话。

大周氏每月二十两月例。

之前王府的月例更少。

她不受宠,得不到太子私下贴补。

这些年克扣过活。

虽有积蓄,想给家里买宅子却不可能。

大周氏既然投诚,自然不会清高的拒绝主子的赏赐。

她接了银票,磕头去了。

等她走了,小花精看着平嬷嬷苦笑:“我怕不答,她还会继续各种来送投名状,我应了,她也好安心。”

平嬷嬷颔首,她跟贾代善是一个意思:“娘娘一直夸赞主子您心底善良,不过双拳头难敌四手,至少这一年的时间,让大周氏当您的眼睛吧。”

正月十六,衙门开衙,太子忙得飞起。

但是,只要进后宫,都会到端本宫歇息。

且不为男女之情。

一是小花精这里的饭菜可口,二是因为端本宫这儿的气候特别舒服。

小花精虽然烧了银霜炭。

但是,拔步床上的空气却是自然的春天气息。

盖着蚕丝被,温暖不干燥,不出汗不粘腻。

大冬天享受春天般的温暖,空气清新透着淡淡桂花香味,温馨怡人。

太子也不傻,再不会去那些要么冰冻,要么热烘烘浑身冒汗,清晨起来鼻子发干,喉咙发紧的屋里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