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假吏(第3/4页)

肆意嘲笑也好,嫌弃畏惧也罢,周宁脸上的笑容都没受影响,她道:“你们回去吧,估计得考一整日,考完了我自己回去。”

两人应下离开,周宁入学室考试。

上午是文考,下午是武考,文考各自答题看不出别人答得如何,可武考结果可是当场就能知道的,而周宁的武考……

发弩勉强在靶上,却无一箭射中中心,骑马和驾车尚可,但速度不快,总之,很一般。

众人摇头不屑,但因为畏惧项羽的武力,也没有人开口嘲讽她,他们选择集体无视她。

不过周宁并不在意就是了,考完便顾自离去。

原本以为要等到成绩公布之日才会再见县衙中人,然而成绩公布的前一日,暮食过后,有一人敲响了周宁家的门,是吉。

户籍上有登记住址,他能找来并不稀奇,而这一来,她大约能知道他究竟哪里“不简单”了。

周宁请了他到堂屋坐下,老妪奉上茶水便退下,韩信执壶为三人添水。

周宁先是为他介绍,“这是我的弟子韩信,”而后客气的问道:“吉法吏可用过饭了?”

吉看了韩信一眼,暧昧的挑了挑眉,又看向周宁,心里越发满意,忍不住小手指也翘了起来,满脸笑意的说道,“用过了,我是来报喜的。”

这是考过了的意思,周宁笑道:“多谢。”

吉又道:“可想好了要去哪一处?”

周宁挑了挑眉,这还能由得人选的?

秦朝任吏有一个极先进的制度沿用了两千多年,那便是试用期。

吏子初初除授为吏,只能称为假吏,既试用期的吏,需得到试用见习一年,合格后,方可转为真吏。

吉又笑道:“我观你的文考答得极好,再好好温习,三月后可参加郡里的考试,若考得第一,便可为令吏了,你觉得呢?”

郡里的考试,是将各郡的试卷送到咸阳,统一由少府属下的大吏审阅判定,提拔最优者为出身县的令吏,而最劣者取消吏职。

令吏不同与一般基层小吏,是能直接在县令手下工作的高等官吏,而只送试卷,那便代表着只有文考,周宁有很大的机会,所以她原本也是打算参加的。

毕竟也不用跑多远,吴中县乃是会稽郡的治所,所以她就在本地参考即可。

不过,周宁垂眸笑道:“吏子倒是有心参考,但初初上任,恐怕力有未逮。”

声音里有些心动的犹豫和可惜,毕竟最底层的小吏,就没有不操心费力、跑腿下乡的,如何静心学习。

吉笑道:“这也不难,你可以到我这里见习,我这一处不用多走动,也正好方便你多接触律法,温习功课。”

周宁抬眸看向他笑了笑,“吉法吏如此照顾某,倒让某不知所措了。”

吉拈着胡须笑道:“一来,我实在是惜才之心,二来嘛,”吉笑看了韩信一眼,“我看你与我是同道中人。”

同道中人?

韩信闻言皱起眉头,周宁笑了笑,“是,都是一心为秦皇朝效力。”

吉先是一愣,末了笑着连连点头道:“对,你说得对。”

“只是,”周宁又微微蹙眉,道:“若有别的人想去吉法官那处,那?”

吉摆了摆手,带着几分自得的笑道:“郡守殷通乃是某的姐夫。”

郡守权利极大,除了由朝廷直接任免的县令县长、负责监察郡治的监御史、负责统领驻军与管理治安的郡尉三者外,其他官吏均由郡守自行任免,所以一个小小的假吏的去向,于他太简单了。

周宁笑道:“如此,某就放心了。”

吉笑道:“好,天晚了,明日还要当值,我就不多留了,咱们往后有的是时间相处。”

周宁笑了笑,“您说得是,来日方长,我就不多留了。”

送走了吉,周宁如往常一般,准备去洗漱,然后回屋看书,韩信皱眉道:“老师,他恐怕不怀好意。”

周宁笑了笑,“无事,秦律虽然规定带假吏的真吏可笞打所带的学生,但也是有限度的,打破了皮便得罚二甲,至不济,还有监御史呢。”

周宁说完便去洗漱了。

韩信皱眉坐在原位,还可笞打吗?老师不说他都不知,但他瞧那人的样子也不像是会对老师动手的样子,那他在担心什么?

韩信的眉头越皱越紧,他总觉得怪怪的,但又说不清哪里不对。

第二日,成绩公布,周宁果然榜上有名。

她的武考成绩虽不佳,但文考成绩第一,所以总体成绩中上,成功的成为了秦朝的一名小吏。

没考过的吏子如丧考妣,根本无心看别人的热闹,考过的学室的吏子倒是大为震惊,有心问问周宁,然而周宁今日并没有到学室,他们没机会问。

不一会,喜、乙和翘三人过来念了名单,宣布了他们各自的去处,众人便也无心想那个缺席的陌生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