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几人(第2/3页)

大家去向一致,便一同上路,傍晚时候,扎营驻寨,刘季继续向张良请教兵法谋略之事。

樊哙和夏侯婴等人也跟随在刘季身边旁听,然而没过多会,账内便响起了樊哙震天的鼾声。

气氛一时有些尴尬,原本昏昏欲睡的夏侯婴一下子被鼾声惊醒,他急忙伸手推了推樊哙。

樊哙闭着眼嘟囔一句什么,赶苍蝇似的挥了挥手,不过片刻又是震天的鼾声响起。

刘季哈哈笑道:“他娘的,樊哙这厮一睡着就是这个死猪样,当初在山上,就是说狼来了也不能吓醒他,喊是没用的,狠狠踹他一脚,痛了就知道醒了。”

他们听得昏昏欲睡,他却是越听越精神,联系张良所讲与他自己作战时的心得印证,使他很有些醍醐灌顶、豁然开朗的感觉。

他原本最担心也最自卑的便是自己既没靠山也无大旗,不方便招揽士卒。

但子房却道,号楚王者偏向楚人,号赵王者偏向赵人,虽然名声大,对征召某国人也有天然优势,但却不利于其余六国人,倒不如像他这样一视同仁的无后患、好成事。

这话说得刘季欢喜不已、信心满满,自然也就精神奕奕。

夏侯婴听刘季所言又推攘了樊哙一把,果然不见他清醒,于是不好意思的对张良笑了笑,脚下直接下狠力狠狠地踹了樊哙一脚。

樊哙吃痛一下子直起身子,半梦半醒的左右张望,却是道:“怎么了?开饭啦?”

“开你娘的饭,”刘季挥手笑道:“滚回你账里睡去。”

樊哙嘿嘿笑着,果真不客气的站了起来。

刘季唾了他一声,又对夏侯婴等人道:“听不懂就别硬撑着了,都回去睡吧。”

夏侯婴越发觉得不好意思,见张良面色平和带笑,并无愠色,这才起身准备和樊哙一道离去。

同在营帐中的吕释之对吕泽使了个眼色,一同站起来对着张良拱了拱手。

吕释之笑道:“实在抱歉,非是先生讲得不好,只是我们赶了一日的路,太过疲乏了,所以精神不济。”

这话倒是很有几分真,这几人中,就数他和吕泽算是娇生惯养着长大的。

张良不在意的挥手笑了笑,“是我与沛公一见如故,只顾着说话,便忘了时辰,各位不必介怀,请快去睡吧。”

夏侯婴正拱着手赔礼告辞,身后传来刷的一声,原来樊哙已经撩开营帐出去了。

夏侯婴尴尬的一笑,急忙追了出去,吕泽兄弟两也客气的拱手告辞。

外头,夏侯婴三两步追上樊哙教训道:“那张先生说话一套一套的,极有章法,你这么不给先生面子,只怕他不愿意和咱们一道儿了。”

“不一道儿就不一道儿,他若是真有本事,也不至于手下只有那么几个人。”樊哙撇了撇嘴,不以为意。

夏侯婴还欲再说,樊哙又道:“还一套一套的、章法,你只跟我说你听懂了吗?”

这话怼得夏侯婴没话说了,他也没听懂,就觉得张先生说话好听,就……挺好睡的。

往另一头走的吕泽也正在和给自己使眼色的二弟吕释之说话。

“沛公和那先生还没说完话,咱们提前离开会不会不太好?”

不太好?留下才是不太好吧。

大哥太过端正,想来没有私下里打听刘季的喜好。

吕释之笑道:“无事,沛公和先生都能理解的。”

吕泽想得太少,而吕释之却是想得太多,刘季虽好美色,但绝不是色令智昏之人,既已知张良之才,又怎会因皮相而怠慢得罪他。

营帐内,刘季对张良笑道:“子房不要怪罪,不是子房说得不好,是我那些个兄弟都是蠢驴,没有慧根。”

张良笑了笑,并不介意听众不捧场、各自离去之事,他笑道:“无碍,某不仅一次与人说道,也不止一次为人助眠。”

“子房倒是豁达。”刘季哈哈笑道。

张良笑着摇了摇头,回道:“非是豁达,只正是因为如此,古人才道知己难求。”

刘季挑眉笑了笑,张良又道:“沛公聪慧天授,乃某生平所见第二人。”

第二人?

刘季挑了挑眉,“那还有一人是?”

“是我师弟周宁,”张良笑着回道,脸上浮起些怀念之色,“我曾与他畅聊三日,他虽年纪尚轻,却无论诗书文经,还是兵法策略,都无所不知,学识之丰叫某自愧不如。”

“哦,竟有如此奇才,”刘季眸子一转,笑问道:“既是师兄弟,怎不见与先生同行?”

“他远在江东,依如今局势,想来很快就能再见了。”念及此,张良的眸中染上真心实意的欢喜。

刘季又笑道:“此人倒是与我大不相同。”

这话暗含比较之意。

张良笑道:“我师弟性格内敛喜静,喜读书也能读懂书,行事规矩守礼;而沛公性格豪爽,不拘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