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第2/4页)

姜一顺说:“妈,要是到了那一天,妹夫想离婚,就让他离吧。我跟妹夫谈过好几次,其实他真的很痛苦。虽然这是我妹妹,但我还是愿意帮妹夫说一句话的。这几年,他真的不容易。”

“也是,我只考虑到自己的孩子,反倒忽略了别人家孩子的感受。”姜母说:“算了,这种时候,我也没心情去管你妹妹了。”

姜父情况稳定,许菱双跟林主任回程的那天,是姜一顺跟着司机一起送他们去机场的。

“嫂子,这次真的多谢你了,如果不是你,我爸早就不在了。”姜一顺红着眼眶说道。

许菱双说:“现在说感谢的话还太早了,毕竟,谁也不知道叔叔到底能挺多久。换心之后,最大的难关就是排异。”

林主任也说:“只能看病人自己的造化了,不过目前看来,他的情况还是比之前那一例好很多的,我们对此要有信心。”

“哪怕多活一个月、一天,对我和我妈来说,都是一种慰藉了。所以,这句感谢是必须的。”姜一顺道。

“顺子,你跟你妈还要继续留在这里吗?我看你爱人已经带着孩子回家去了。”许菱双道。

“没办法,她要上班,孩子又离不开她,只能让她先回去。至于我,已经请了长假,等我爸什么时候真的稳定下来了,我们才会一起回去。”

“那好,如果后面有机会,我还会来京市看你们的。”许菱双道。

回到省城后,许菱双再一次成为了医院的焦点,所有人都来打听换心手术的事情。

许菱双觉得这样太耽误工作了,所以自己找到了院报的编辑,把换心手术当时的整个过程描述了一遍,让院报加班加点印了出来。

之后,谁来问换心手术,她就会指着院报说:“都写在上面了,非常清楚,一个字一个情节都没漏,直接看院报就行了。”

于是,院报成了抢手货,医院几乎人手一份。

天气渐渐变冷,但许菱双成功换成换心手术的热度并没有降下来,相反,连其他医院的人也来打听了。

好在许菱双让院报多印了很多,见到这些访客也会送上一份院报,让他们自己去看。

京市那边几乎每天都会跟许菱双通电话,每个星期也会将数据寄一份过来给她。

从电话和数据中,许菱双得知姜父因为一次排异反应差点出事,但终究还是挺下来了。

“希望还是很大的,患者的求生意志非常强大。”李教授是这样说的。

许菱双说:“姜叔叔是老革命,意志力自然是常人无法比较的。其实,我个人也比较看好他这次的存活时间。”

天气越来越冷,许菱双那篇关于胶质瘤的论文已经登出来了,职称评审也通过了。

工作上顺风顺水,家庭又和睦安宁,许菱双成为了很多人羡慕的对象。

不过她自己还是一如既往的低调,每天除了上班下班,看上去跟其他人也没什么不同,也没人知道她现在越来越有钱了,银行里的存款多到她自己都快记不清了。

李桃终究还是做起了批发,许菱双再次提供了资金,支持李桃大干一场。

李桃没有盲目做事,她先是跟很多小摊主和店主们谈好了进货的事情,承诺会给他们一个很好的价格,并且收到了定金。

这些摊主就像许菱双说的那样,如果能坐在家里就进到货,当然比自己辛辛苦苦去南边来的简单。

毕竟,一个人在火车上坐几十个小时的硬卧,还要扛着那么多货物走来走去,那个辛苦的滋味,没尝试过的人是不会知道的。

李桃带着第一批订货的单子再一次去了南边,然后,她在李冰的帮助下,找到了大供货商和厂家,用低价进来了自己的第一批货,然后用集装箱运了回去。

“砸了这么多成本进去,这次这批货要是卖不完,我就没脸见许老师了。”李桃是这样跟李冰说的。

李冰却笑着说:“那些人都下了定金了,怎么会不要这批货呢?你啊,就把心放回肚子里吧。”

带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李桃跟着货物一前一后到达省城。

之后,休假的岳志峰和李桃请来的帮工跟她一起将货物送去了她提前租下的一间仓库。

结果比李桃想得好多了,她不光卖掉了之前被定走的那批货,还有很多小摊主和店主慕名找了过来,也想从她这里进货的。

李桃正式从零售小摊主变成了批发商,因为她自己必须不断跑南边订货,所以,她请了一个读过书的员工,留在仓库这边接订单和发货,一切进行的有条不紊,她很有信心将许菱双初期投资进来的钱在两个月内赚回来。

周五的上午,许菱双下班回到家,稍微睡了一会儿就开始看资料,等到下午五点,她去托儿所接陶陶,顺便把邻居家的小孙子也领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