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此生不悔入华夏(第2/2页)

就如同他在临行前两晚写下的那首诗,从不怕牺牲,却不能被俘。

除了开枪和换弹匣,没有别的动作,AK的后坐力让躲在装甲车旁边做掩护的卡尼和于小山的身体有节奏的一顿一顿地律动。

枪法其实不准,但是对方人多,被他俩的疯狂整倒好几个。

渐渐地,于小山和卡尼有些体力不支了,哒哒哒哒哒的声音都慢了下来。孟串儿和苏珊娜坐在车上,谁也没再趴下。

孟串儿望着于小山靠在车旁边的背影,暗暗下了决心,生死一处,绝不苟且。

想到这儿其实也就无所畏惧了,等着黄泉路上好作伴,一起不喝孟婆汤,下辈子继续纠缠。把那些未完成的遗憾,都留给这辈子。

就在这时,忽然那群蝗虫的后面来了一阵扫射,倒了一片。

剩下的正在东张西望寻找扫射的来源,孟串儿和苏珊娜睁大双眼,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眼前看到的。那缓缓开过来的庞然大物不是两辆坦ke又是什么??

孟串儿坐过那玩意啊!虽然跟坐过的外形稍微有些差别,但是这东西绝对是坦ke啊!!!

跟坦ke相比,装甲车就是渣渣!这坦ke是……是来救援的???

随后坦ke后面呼啦啦居然出现一片土黄色军服的喀布er政府军,于小山瞬间就湿了眼眶,像被卸掉了全身的力气靠在车上要瘫痪了。

这是国家跟阿富han政府沟通后的结果,是大使馆确认了孟串儿的方位协调政府军来救他们了!永远不会有人懂那时候于小山和孟串儿的真实感受,就跟快饿死的婴儿见到充满**的母亲一样。

网上一直有傻B为了抬高米国说米国护照后有一句话:“请你记住,无论你身在哪个角落,强大的米利坚共和国永远是你坚强的后盾。请记住你是米国公民。”

实话告诉你们这是扯犊子的说法,米国护照上压根就没有这句话。苏珊娜就是米国记者,不也得他们才能逃出来,此刻她坐在后座上是否羡慕孟串儿无人得知。

但是那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却铮铮铁骨,回荡千秋。

那个时刻,那个刹那,当喀布er政府军积极组织援救的时候,当这对亡命鸳鸯两颗千疮百孔的心终于落地的时候,不矫情,只有那一句,此生不悔入华夏。

三辆装甲车开到中G驻阿大使馆的门口的圆坛假山的时候,于小山才觉出自己被折腾得浑身发抖,累,困,饿,这种寻常人的七情六欲此刻变得特别奢侈,小时候经历了那么多所谓的爱国主义教育,有时候还会为那些自以为古板的话发笑。

但是在这种时刻,看到国徽,看到那面血色欲滴的五星红旗,才觉得,已经彻底,彻底地安全着陆。祖国的工作人员正在门口等着接他俩。

他扶着孟串儿下车,两个人在五星红旗前面肃穆站立,轻轻唱起这辈子最认真唱的一次国歌。

比小学升旗仪式认真,比去T安门看朝阳的时候认真,比开各种会议开场仪式认真。

他们两个以后在听到国歌的时候都会这样认真,因为从没有这刻更明白家国相连是什么含义。

都TM的不许嘲讽我们的祖国,如果你没经历过炮火和硝烟,你不曾命悬一线过,你就不知道身为一个中国人,在那一刻有多么多么幸运。

而这俩人在鬼门关前走了这一遭,有幸死里逃生,是命,也是不悔,同生共死是一段路,而不是一个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