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失窃(六)(第2/4页)

见他主动铺了台阶,冯三也卖他面子,虽然还是一副死人脸,可语气到底和顺不少。

“不是我们有意冒犯,实在是事出有因,来不及知会贵府。”

李啸干巴巴扯了扯嘴角,心道你就仗着资历深瞎几把扯淡吧,什么来不及啊,你们都来了三天了好吗?把太/安府城跑三个来回都够了!

不过既然对方这么说了,又带出点别的意思来,他也不好在这个关头计较细节,只顺着问道:“哦,不知是什么事出的什么因?”

就见冯三跟变戏法儿似的,伸手从怀里掏出来一封信,继续睁眼说瞎话道:“前儿大人派人送来的急件,北边的大应知府夏大人言辞强烈,隐约对这案子有了眉目……”

李啸半信半疑接了信看,脸上渐渐凝重起来。

涉及到另一位四品官员,这事儿他做不了主。

“还请三爷跟我走一趟,亲自向大人陈说。”

冯三早料到有这出,也不推辞,留了俩人继续蹲守,自己则带着两个人跟李啸他们直奔太/安府衙。

徐子文看完信后立刻接见了冯三,脸色不大好。

这信做不得假。

“夏涵清那老货,”他拧着眉头道,“倒不算坏。”

冯三和李啸必须尊称一句夏大人,可他与夏涵清同品同级,就没有那么多顾忌。

顿了顿,就听徐子文又表情不变地补了句,“就是讨人嫌了些!”

人的名树的影,但凡在官场混到五品以上的,几年下来都会有点名声,只是夏涵清在同行内部的名声显然不大好。

谁都想平步青云,可做官这种事既要运气又要天赋,夏涵清显然两种都很一般。而且他自己也很明白,论及执政能力他只能算作二流,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捅不了大篓子,但也不太可能有特别耀眼的政绩。

想凭政绩升官?难于上青天!

官场上五品就是个坎儿,他玩儿命似的熬过坎,再想往上走,就要拼时运天赋了。

天赋二字说来轻巧,但却是世间最令人又爱又恨的东西,有这玩意儿的只要时机一到,一点就透;可没有的,终生困在瓶颈处也无法再进一步。

好在夏涵清虽然执政平平无奇,还有点天赋:查案的天赋,所以他很早就开始扬长避短,目标直指刑部。或者御史台也行!反正他不怕得罪人啊。

夏涵清对自己的定位非常清晰,就是一心为国、忠于皇上的钢铁纯臣,什么拉帮结伙、打点交际都不在考虑之内,只要能感动到皇上,让皇上了解到他不顾一切的真心就好。

但时间一长,其他同僚就有点不痛快了。

说起私心和算计,官场上谁也不比谁高贵,都是一路货色,可夏涵清做的实在有点过了:

破自家地盘上的案子算什么?不过是父母官的基本职责罢了,如果没有特别轰动的大案要案,也很难引起皇上注意。

夏涵清的年纪已经太大了,没办法像肖明成这类年轻官员那样守在自家一亩三分地上折腾,因此……破同僚的案子,让同僚无案可破!

夏涵清这么干跟直接抽别人的脸没什么分别!

被他打过脸的官员自不必说,没被打过的也很有点同仇敌忾的意思:没碰上是运气好,可万一来日碰上了,指不定下个倒霉的就是自己!

平心而论,夏涵清坏吗?不坏,甚至从老百姓的角度而言,着实是个一心一意为民做主的好官。

但从官场同僚们的角度来看呢?滚球吧!

徐子文有自己的骄傲,一直挺不待见夏涵清,跟姓夏的一比,肖明成那个晚辈明显可爱多了好吗?

虽然是个喜欢耍心眼儿的小狐狸,可关键时候靠得住。

再说了,你不耍心眼当什么官啊?看墓地去吧!

如果说之前徐子文还想借机跟肖明成斗法玩儿,那么现在这份玩心就去了一多半。

毕竟两家是靠在一起的兄弟府城,甭管之前还是以后,打交道的机会都少不了,没必要为了一点蝇头小利闹得不痛快。尽快联手破案,然后打夏涵清那老匹夫的脸,让他也尝尝他自己曾经带给别人的滋味,不香吗?

想明白之后,徐子文心里就舒服多了,问下面一动不动泥塑一般坐着的冯三,“那你家大人,是个什么意思?”

冯三对徐子文跟对待李啸的态度明显不同,虽然死鱼眼确实没得改,但里面还是强行挤出来一点生机和尊敬,活脱脱诈尸一样。

“大人说,一切以百姓利益为主,先抓人要紧,剩下的,都可以慢慢琢磨。”

徐子文直接就笑了。

听听这话说的,说白了就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咱们两家先联手抓人,抓到之后再坐地分赃。

呸,不对,什么坐地分赃,那叫论功行赏。

话糙理不糙,确实是这么个理儿,不然大家整天你提防我,我提防你,正事儿不干了,破的什么案子?最后还不是个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