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第2/3页)

可把蘑菇运到唐城长途跋涉,也不是长久之计,最后捐给了国家,还落了好名声,以及两个工作,赵曼每月还能从蘑菇厂拿走一笔顾问费,非常划算啊。

这回王桂花没骂人,可心里真的是妈妈比哦!

超想骂人的好不好?

不过这回没有骂人,她是直接丢给了唐彩云一个白眼:“想要吃瓜子我让曼儿送点过来,这不是简简单单的事情嘛,曼儿又不是小气人,她不会为了几斤瓜子为难你的。”

唐彩云给气的不要不要,越想越委屈。

这一委屈,就直接委屈生病了,从冬月到腊月,都没怎么下过床。

为了她身体这事儿,韩景林还专门请了半个月的假,专门送她去唐城住院,到过年前也没见到,人看着也越来越瘦削,这事儿就是后话了。

倒是蔡秀敏,知道自家男人要升干部身份以后,也没能高兴起来。

原因无他,她娘又一次找到了她,说起弟弟还在蘑菇厂干工人这事儿。

其实换成别人,女婿要能转成干部身份了,谁不会高兴,是个人都说韩家三兄弟都是好样的,可是说到韩景柏的时候,总少了那么一点味道。

概因,韩景瑜是个团长,是桃花村建村以后独有的一份,韩景林也不差,现在还当上了老师,妥妥的金饭碗,可韩景柏就差了那么一点点,还是个工人呢。

可偏偏就在所有人都觉得这回韩家又要出来个人才的时候,就有人不愿意了。

那人不是别人,正是蔡秀敏的娘。

本来,韩景柏当不当干部跟她有啥关系,可蔡母不那样想。

当时那个年代,一个身份,都是可以继承和转让的,就好像蘑菇厂的一个干部的工作,能换两个工人的岗位,还真有人私底下去换。

听说女婿有这么一个指标,蔡母就动了心思,理所应当的觉得这事儿该让

给她儿子。

当年,她把蔡秀敏嫁给韩景柏的时候,韩家其实就已经没有那样困难了,可蔡母跟人家讲起来,就说她这个人重情重义的很,当年韩家那样穷,要不是看在韩景柏人才难得的份上,让自己闺女纡尊降贵的嫁给了他,所以她闺女出门的时候,她也是再三交代以后要多照拂娘家一些。

如何如何。

而她闺女到了老韩家,混的也确实不错,早早就生下来一儿一女,完成革命任务。

而这些年,蔡秀敏在这方面执行的也确实是不错,就算是从自家孩子嘴里省下来一口,都要巴巴的送回娘家去。

如今蔡母也理直气壮的找上门,问蔡秀敏是怎么回事。

“有这么好的事,你怎么也没有跟你弟弟讲一声,我要不是听同村的人说起,我还不知道咋回事,敏子啊,你也太不争气了,怎么这么多年了还没能拿下男人的心,这事儿要是你姐姐娟子,肯定能让她男人把这个名额给让出来。”

姐姐娟子讲的是蔡秀娟,也是嫁到附近的村里。

别看是两姐妹,这蔡秀敏跟蔡秀娟从小就不对付,两从出门的时候就比着的,她娘这样一激她,蔡秀敏就受不了了。

“娘,这事儿我真没有听景柏讲过。”

本来蔡母心里就窝着火,这下就更觉得火大了:“你看看你怎么管着男人的,这么重要的事情你才知道,我跟你说你多少想想办法,让你弟弟也搞个什么干部,不行就让景柏等两年提干,反正景柏能干,指标还能飞了不成,可你弟弟不成啊,他每天都在厂里面挑菌子,搬货,长期下去身体怎么受得了”

蔡母说的好像是在情在理的。

那韩景柏当的是技术员,每天观察观察棚里面的湿度跟温度,保证菌菇的正常生长环境,再就是看看有没有坏死坏胚的地方,做做这种轻松的活就行了。

蔡金贵是工人,每天厂里面摘出来的蘑菇,一筐筐的要往卡车上运,一天产上万斤的蘑菇是什么人给搬到车上的,就是蔡秀敏的弟弟这种工人。

除此之外经常还要挑水,累死累活的不讨好的工人。

蔡秀敏一想,也心疼起弟弟来。

这样一想,把心一横,还真跑到蘑菇厂找到了领导。

——————

得了赵母从京市寄过来的那套试卷,赵曼的学习进度立马就不一样了。

她跟这个时代的教育体制本来就是脱轨的,加上原主没有经历过初高中的教育,一直以来她自学的基础都是基于她本身的知识层面。

有了赵雪彦的笔记跟赵母找出来的测试题以后,就感觉自己做题的速度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她把这几套试卷拿去给魏敏和张红旗分享了。

十来天下来,三个人都感觉自己跟之前的进步相比,现在的进步要大了太多。

赵曼的目标是燕大。

魏敏是想考省城的大学。